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月迹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0日
作者:贾平凹  文章ID:41976  浏览:

【原文】
    月迹
    贾平凹
    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⑤“是树,孩子。”奶奶说。
    ⑥“什么树呢?”
    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11“谁?”我们都吃惊了。
    12“嫦娥。”奶奶说。
    13“嫦娥是谁?”
    14“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15“有三妹漂亮吗?”
    16“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17三妹就乐了:
    18“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19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20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21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22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23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24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25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26“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27“月亮是个女子。”妹妹说。
    28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29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问题】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9.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3分)
    20.文章写月亮里有桂树、嫦娥,这一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21.文章里,月亮蕴含了深刻的含义,你认为有哪些?(3分)
    22.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参考答案】
    18.这篇文章写的是几个山村孩子在中秋夜寻找月亮活动,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美好追求。
    19.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渐升渐圆的过程,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0.增添文章的奇幻色彩,使文章更有情致;是美好事物神秘事物的象征,是引起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缘由。
    21.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
    22.示例一:人生要不断地“寻月”,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就踏实满足了;
    示例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保持憧憬就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示例三:在追求美好事物的时候,人们要保持纯洁之心,和睦相处,每个人都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事物。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1)读对联,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2分)
  • 下一篇:还能不能愉快的吃烤肠?
  • 【推荐文章】

  • 雨过至城中苏家

    【原文】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

  • 夏日田园杂兴

    【原文】 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①。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

  •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原文】 题柳郎中茅山故居 【唐】李德裕① 下马荒阶日欲曛,潺潺石溜②静中闻。 鸟...

  • 清欢

    【原文】 清欢 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最新文章】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两句新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
  • 让人,乃众妙之门
  •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同“趋”而
  • 雨过至城中苏家
  • 诗人笔下的“秋”气象万千。它是王勃眼里“①
  • 7.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
  • 【甲】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
  • 11.下面是《论语》等我国古代典籍中关于“礼
  • 十一岁的硬汉
  • 后院里的秘密
  • 冬夜说书人
  • 春天忆故人
  • 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