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提问,会给你带来什么?

发布时间:2020年2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1日
作者:叶修  文章ID:42035  浏览:

【原文】
    提问,会给你带来什么?
    叶修
    请允许我先提一个问题:博物馆的一面外墙总有严重的腐蚀,要经常涂刷油漆,如果你是博物馆的主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有人的第一直觉是,那就再刷漆呗!这显然没解决问题,聪明的你可能会说:“找出原因,为什么这面墙腐蚀严重?”
    经过调查,原来是清洁工用高腐蚀的清洁剂清洗墙面,导致墙面腐蚀。所以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先修补墙面,以后用低腐蚀的清洁剂来洗墙。
    看看,你现在做出的决定比直接刷漆是不是强多了。
    就这么结束吗?没有!你继续问:为什么清洁工要用高腐蚀的清洁剂?原来,是因为这面墙上经常粘着很多鸟粪,一般清洁剂洗不掉。
    现在,你肯定还要继续问下去:为什么这面墙上有很多鸟粪?因为墙上有很多蜘蛛,有些鸟以蜘蛛为食,就常在这附近活动;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蜘蛛?因为墙上有很多虫子,蜘蛛以这些虫子为食;为什么墙上有很多虫子?因为这面墙上有几扇窗,夜晚的灯光会吸引趋光性很强的虫子。于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在窗户那儿安装遮光性很强的窗帘。
    瞧!现在你解决问题的办法和一开始完全不同了一一从刷漆变成了安窗帘。很明显,后者更彻底、更有效。
    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呢?——提问!(严格说来,还包括提问引发的调查。)
    可能会有人认为:提问?那还不容易?这还真不容易!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固有观念的局限。提问不是怀疑一切,而是积极地探究,有了这个基础,你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这就需要突破自己固有的观念、打破思维定势,承认自己的局限,才能以积极的好奇心和耐心来探究事物,这相当不易(小孩子反而容易)。况且,提问是有方法的。
    提问有哪些方法呢?
    一种方法是问“为什么”,回溯事物发生的原因。比如,博物馆外墙的例子。一种方法是问“将如何”,追问事物发展的结果。比如,对国家发布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你,可以这样问:那将如何?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很可能迎来产量的增长;那将如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之一锂电池,其需求量很可能增长;那将如何?锂作为锂电池的主要原料,其需求量很可能增长……如果你是投资者,通过这一串逻辑链,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你看,溯前追后的提问方法能引导你的思维更深入。当然,很多事物的前因后果很复杂,要注意多种因素的关系.同时,你还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提问,这样的话,考虑问题就会更缜密。
    比如,当别人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这样问自己:“何人”,谁在说?此人站在什么立场?“何事”,说什么?是客观事实还是个人想法?依据是否可靠?“何处”,是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说的?“何时”,是在事情发生前、发生中,还是发生后说的?“何因”,为什么会这么说?还有别的原因吗?“如何”,说的时候是平静的,还是带有情绪?“若何”,如果不是这样,还有哪些可能?(如果你愿意,完全可以继续问下去。)
    看,这样提问,是不是可以让你分析问题、处理信息更加冷静、更加理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担忧:提倡冷静、理性,会不会让人失掉感性而变得冷漠?——是不是这样呢?来看一个例子。“某同学上学常迟到”,对这件事你怎么反应?你会不会评判“这是个没有时间观念的人”?如果不是这样,你放下这个评判,提出问题:他迟到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哪些能改变?哪些无法改变?—再问下去:我能帮他做些什么?还有哪些人能帮他?怎么帮他?这样一来,因为深入的了解,你对这个人、这件事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不再只是冰冷的评判。由此可见,冷静和理性并不意味着失掉感性而让人变得冷漠。
    当然,提问需要丰富的知识基础,想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你要不断学习,见多识广才行。
    对于以上这番话,建议聪明的你多提问、多思考。你看我说的对不对呢?
    (李传鹏原文有删改)

【问题】
    15.文中不能论证“提问方法”这个内容的一项是:(2分)
    A.处理博物馆外墙腐蚀的问题
    B.国家发布重视新能源汽车的政策
    C.当别人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
    D.面对某同学上学常迟到这一情况
    16.请从文中摘录关键词句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4分)
    17.文章括号中的文字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下面也可以用括号括起来的一个句子是:(2分)
    A.聪明的你可能会说:“找出原因,为什么这面墙腐蚀严重?”
    B.于是,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在窗户那儿安装遮光性很强的窗帘。
    C.当然,很多事物的前因后果很复杂,要注意多种因素的关系。
    D.由此可见,冷静和理性并不意味着失掉感性而让人变得冷漠。
    18.这是一篇能吸引人的演讲稿,对其吸引人的原因,请列举三条理由并选其中一条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2分)D
    【解析】D项“面对某同学上学常迟到这一情况”论证的内容是“冷静和理性并不意味着失掉感性而让人变得冷漠”。
    16.(4分)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彻底、更有效;思维更深入;考虑问题更缜密;分析问题、处理信息更加冷静、更加理性
    17.(2分)C
    【解析】A项引出话题;B、D项得出结论。只有C项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18.(6分)理由:精心设计开头和结尾的句子;以事例引出话题;用第二人称;语言口语化;多用短句;多用设问……
    分析的参考示例:文章并不一开头就讲道理,而用通俗易懂的事例引出话题。为听众设定“博物馆的主管”这个特殊身份,并交代“如何处理博物馆外墙腐蚀”这个具体任务,把听众引入特定的情境,步步追问,最后把刷漆和安窗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办法进行对比,引出“提问”这个话题,从而吸引听众。
    (要求:理由充分,分析具体,逻辑严密。语言通顺。)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严教授和他的葱油饼
  • 下一篇:我不能把灰烬还原成火焰
  • 【推荐文章】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思吴江歌

    【原文】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

  • 游山西村

    【原文】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 高适《金城北楼①》

    【原文】 高适《金城北楼①》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

  • 江南柳

    【原文】 江南柳 ①柳是江南水边的精灵,袅娜的枝叶粗拙的皮,深藏一颗不灭的灵魂。 ...

  • 垂钓

    【原文】 垂钓 余秋雨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

  • 【最新文章】

  • 不可或缺的城市风景——斑马线
  • 丽格海棠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
  • 14.暑假期间,家住运城的小慧一家要去呼和浩
  •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 【患者自述】我患高血压已经30多年,或许是“
  • 2018年春节,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电视节
  • 《论语》十二章
  • 使至塞上
  • 12.姓名,不仅代表着我们的身份,更蕴含着丰
  • 夷门监者侯嬴,年七十余,好奇计。秦伐赵急,
  • 思吴江歌
  • 稻子熟了,妈妈我想您了
  • “玉兔”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