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书善最堂卷后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4日  更新时间:2025年4月14日
作者:(明)刘基  文章ID:42124  浏览:

【原文】
    书善最堂卷后
    (明)刘基
    ①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②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①。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③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④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
    [注]①“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问题】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者    也
    B.乎    矣
    C.矣    也
    D.也    矣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从求文章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2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24.根据第③段,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4分)
    25.第④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参考答案】
    21.(1分)D
    22.(2分)A
    23.(2分)D
    24.(4分)答案示例: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评分说明:“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2分;“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2分。
    25.(4分)答案示例:古人铭文自警成德而不炫耀,而当时人题匾咏歌为娱、大肆炫耀,二者形成对比,批判了当时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再引用屈子的话,有力地强了“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评分说明:对比的分析2分,引用的分析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桑虞,字子深。父冲,有深识远量,河间王颙执权,引为司马。
  • 下一篇:(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梦
  • 【推荐文章】

  • 故乡红叶

    【原文】 故乡红叶 ①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

  • 逆向思维的力量

    【原文】 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对于逆向思维这种方式,人们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一...

  •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原文】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 忆江南

    【原文】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

  • 朴朗呤教授

    【原文】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 ①【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

  • 秋天·秋天(节选)

    【原文】 秋天 秋天(节选) 张晓风 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就不免出...

  • 【最新文章】

  • 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
  • 故乡红叶
  • ①信息资源的传播历经语言传播时代、文字传播
  • 善言是一种美德
  • ⑥张爷爷虽然已经退休了,但他依然为国家着想
  •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诗经》开
  • (2)班里就“怜爱之心是人类最丰厚、最重要
  • 逆向思维的力量
  • 庭院中的光景
  •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们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
  • 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 (3)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江水碧绿清澈,
  • (4)“故人”即老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