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读书之道:广博与精深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3852  浏览:

【原文】
    读书之道:广博与精深
    ①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彩,缺一不可。就像《论语》里关于学与思的关系一样,精而不博则执,博而不精则散。
    ②杜甫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出了广博的意义。读书,就像人生行路,走多了,看多了,自然会有对于人生的领悟,博览是为了提升眼界,扩展知识面,不博无以广知。清代军事家胡林翼曾说:“读书当旁拨远览,博通天人,底几知上下古今之变,而卓然成家。”博览是为了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最终为己所用。
    ③但是,博览不可博而不思,郑板桥的打油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便嘲讽了这种书呆子。读书不能一味求多,重要是得抓住要领,得其精髓,弃其糟粕。正如曾国潘所言:“万卷虽多,而提要钧玄不过数语。”
    ④广博之余,也需精热。读书唯精,是加强某一方面知识能力的必经之路。怎样精,如何热?大儒朱熹给了答案,“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读经典书,必须专心致志,虚心探索,反复研读,没有捷径。毕淑敏一部童话故事《美人鱼》都能常读常新,品出幻想、爱情、亲情、坚持等诸般滋味,足以见,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所谓温故而知新,即如此矣。
    ⑤博览与熟读,看似矛盾,实则一体两面,缺一不可。鲁迅先生说:“不先泛读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博览是熟读的基础,书读多了,才能读深,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于是,不如向梁启超先生学习,将博览与熟读相融合: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
    ⑥总之,开卷有益,领袖毛泽东曾直白地告诉我们读书的重要性:“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书是为了活着,是为了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或博览或精读,既博览又精读,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问题】
    5.请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6.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3分)
    7.“书读深了,才有可能达到东汉郑玄所谓“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的境界一句中,“可能”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4分)
    8.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9.“不同时期,不同际遇,或者经过时事的变迁,再读同一本书,总能有不同的体会,得到更多的收获”,你有过类似的读书体验吗?请分享一下。(40字左右)(5分)

【参考答案】
    5.广博与精深,是读书的两个法门,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6.本文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之后,引用名言,解释了“广博”的含义,在此基础之上,论证了广博与精熟的关系,最后归纳总结,重申论点。
    7.不可以“可能”起限定作用,既客观的反映了书读深了,所能达到的境界,又防止了认同问题的绝对化,使说理和缓,易于让人接受,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8.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9.合乎题意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4.从2017年开始,合肥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2018年实现
  • 下一篇:善良是做给自己看的
  • 【推荐文章】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

  • 玉阶怨 吴声子夜歌

    【原文】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吴声子夜...

  • 南安军

    【原文】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

  • 暮过山村

    【原文】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

  • 行舟值早雾

    【原文】 行舟值早雾 伏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

  • 西郊落花歌

    【原文】 西郊落花歌 清代 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

  • 【最新文章】

  • (5)“▲,▲”,这是杜甫在观览武侯祠时,
  • 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 关山月
  • 艺术的本质是不稳定的。凡是既定的经典艺术都
  • 三重文化的形成及其张力结构
  •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
  • 浪淘沙
  • 有一年,我回去,正是夏天。早晨起来听见无数
  • 夜的黑
  • 崔亮,字宝明,藁成人。元浙江行省掾。明师至
  • 去灵宝看苹果花
  • ①“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张富清,把青
  • 延迟开学期间,我区开展了“25天抄诗训练营”
  • (甲)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乙)是进亦忧
  • 朱家救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