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行舟值早雾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作者:伏挺  文章ID:49086  浏览:

【原文】
    行舟值早雾
    伏挺
    水雾杂山烟,冥冥不见天。
    听猿方忖岫,闻濑始知川。
    渔人惑澳浦①,行舟迷溯沿②。
    日中氛霭尽,空水共澄鲜。
    [注]①澳浦:水边可泊船处。②溯沿:逆流或顺流。

【问题】
    67.这首诗三至六句对“早雾”的描写,表现了雾中人怎样的心理感受?请简要分析。(5分)
    68.诗的结尾两句和开头两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7.用“听”、“忖”和“闻”、“知”,细腻地表现了雾中人凭借浓雾里的声音,进行揣度、判断的心理;写雾中“渔人”和“行舟”的无所依傍,不知所之,表现了雾中人的惶惑和迷茫。
    68.照应,对比。“氛霭”对应“雾”、“烟”,“空水”对应“水”、“天”,“澄鲜”对照着“冥冥”,首尾呼应,形成鲜明对比;以此表现出舟中人脱身浓雾,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情。
    【解析】
    67.试题分析:对此,先要看诗人是怎样写景的:水面上弥漫着雾气,山中的云雾之气也向着江上滚滚而来,形成一片晦暗,仰看不能见天。迷蒙中一无所见,只是听到猿猴啼叫,方才揣度两岸是山峦;听到湍急的水声,方知身边就是急驰的江流。诗人将浓雾笼罩的情景写得多么真切!“渔人”二句也是写雾之浓重:渔人本该对这儿的山水形势了如指掌,现在却也迷惑了,弄不清哪儿是水边;而船夫也迷失了方向。用“听”、“忖”和“闻”、“知”,细腻地表现了雾中人凭借浓雾里的声音,进行揣度、判断的心理;写雾中“渔人”和“行舟”的无所依傍,不知所之,表现了雾中人的惶惑和迷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对于诗歌形象的把握,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一是诗人写了什么景;二是诗人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三是诗人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四是这样的景物,表现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感受或思想感情。
    68.试题分析:诗的开头两句:水面上弥漫着雾气,山中的云雾之气也向着江上滚滚而来,形成一片晦暗,仰看不能见天。最后两句是说,大雾至中午时分方才散尽,于是天空和江水又是一片清澄。正因为是大雾之后的晴天,所以叫人特别感到豁然开朗、眼明心亮。可见首尾四句,结构上是对比与照应,内容上则是表现出舟中人脱身浓雾,精神为之一振,豁然开朗的心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点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这类题的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高唐为齐名都,衣冠无不游行市里。
  • 下一篇:刘翔一句话给了全社会一耳光
  • 【推荐文章】

  • 西郊落花歌

    【原文】 西郊落花歌 清代 龚自珍 西郊落花天下奇,古人但赋伤春诗。 西郊车马一朝尽...

  • 清江曲

    【原文】 清江曲 苏庠① 属玉②双飞水满塘,菰蒲③深处浴鸳鸯。 白蘋满棹归来晚,秋...

  • 24.(10分)请你对下面一首词作中的景物进行

    【问题】 24.(10分)请你对下面一首词作中的景物进行描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

  • 10.(2分)联系《孙权劝学》,说说吕蒙给你留

    【问题】 10.(2分)联系《孙权劝学》,说说吕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参考答案...

  • 早秋山居

    【原文】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

  • 潜山道中

    【原文】 潜山道中① (清)祁寯藻②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

  • 【最新文章】

  • (6)《 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
  • 先生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
  • 西郊落花歌
  • 四合院秋冬
  • 冬夜重读史铁生
  • 傅竖眼,本清河人。沉毅壮烈,少有父风。入国
  • 清江曲
  • 关于“微波炉烹调食品”的主题阅读
  • 6.请结合《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
  •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描写塞外风光与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 卢仝
  • 菱溪石记
  • “骨骼就是生命的一部档案。”这已是科学家们
  • 梦微之 酬乐天频梦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