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春暮西园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高启  文章ID:43862  浏览:

【原文】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1)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寓情于景——句句写景,一句一景,诗歌的画面感十分突出,作者与朴素的人生哲理、豁达的人生态度于暮春的景物描绘之中。运用对比,将“人家花落尽”与“菜畦蝶来多”相比,尽管春花落尽,且看那蝴蝶轻轻飞舞。描绘出落花之后,生机犹存的美好景象。

【译文】
    在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美景里,春天的美丽的光景仿佛快要从春雨中走过的样子。
    而在这暮春时节里虽然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三、四句的意思是:而在这暮春时节里好像知道农人家的花快要落尽了,但菜畦地里今天来的蝴蝶分外的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仿佛知道百花已凋零,于是纷纷来到了菜园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绿”、“芳”,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春天美景,“晴波”即阳光,“满”字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以及春色将尽的情景,而一个“过”字点出时令已经是春暮,一切美好的春景也行将在绵绵春雨中成为过去,留恋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是作者的推测,为虚写。末句“菜畦今日蝶来多”暗点西园,诗人不因春光逝去而感伤,而是描写“蝶来多”,写出尽管春尽,但仍充满生机和盎然情趣。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逛旧书摊
  • 下一篇:(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想象将士们驰
  • 【推荐文章】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原文】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

  • 踏莎行

    【原文】 踏莎行 宋 秦观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注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

  • 过山农家

    【原文】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 上三峡

    【原文】 上三峡①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

  • 东坡

    【原文】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

  • 采桑子

    【原文】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 【最新文章】

  •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人皆为之感怆
  • 疫苗
  • 永恒的母亲
  • 为弘扬民间传统艺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
  •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x
  • 2.指出下列句子的语病并提出修改意见。(1)
  • 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按照新
  • 每一种疾病的(zhēngzhào)【 】都对应着儿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
  • 梅尧臣《陶者》 罗隐《蜂》
  • ①虞寄字次安,少聪敏。及长,好学,善属文。
  • ①余为董文恪公作行状,尽览其奏议。其任安徽
  • 缎类服饰在《红楼梦》中出现频率之高,花色品
  •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