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是荀子的名言,请结合《送东阳马生
作者:未知 文章ID:44174 浏览:
【问题】
1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是荀子的名言,请结合《送东阳马生序》内容和下面的【链接材料一】、【链接材料二】,说说宋濂、杨时、魏昭是如何“尊师”的。(4分)
【链接材料一】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①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②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③,时与游酢④侍立⑤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选自《宋史·杨时传》)
【链接材料二】陈国童子魏昭请于泰⑥曰:“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愿在左右,供给洒扫。”
泰许之。泰尝不佳,命昭作粥,粥成,进泰,泰呵之曰:“为长者作粥,不加意敬,使不可食!”以杯掷地。昭更为粥重进,泰复呵之。如此者三,昭姿容无变。泰乃曰:“吾始见子之面,而今而后,知卿心耳!”遂友而善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①属:撰写
②见:开见
③暝坐:打瞌睡。
④游酢:建州建阳(建阳麻沙镇长坪村)人,北宋法字、理学家。
⑤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
⑥泰:郭泰,东汉时期名士,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
【参考答案】
13.答案示例:
宋濂“尊师”表现在:在老师身边服侍,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问题。遇到老师训斥,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多说一句话。
杨时“尊师”表现在:不去做官,以学生的礼节拜程颢为老师。听说老师去世,设老师灵位哭祭,并用书信讣告一起求学的人,老师去世后,去拜见老师的弟弟程颐,见程颐坐着打盹,他站在旁边很久等他醒来。
魏昭“尊师”表现在:为老师煮粥,老师反复责难,他却没有一点怨恨,一心奉师。(每个人物答出一点即可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