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苏轼的饮食人生 甲《猪肉颂》 乙《老饕赋》(节选)
作者:未知 文章ID:44430 浏览:
【原文】
文豪苏轼的饮食人生
余光中先生曾经在文章中写道: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可能是因为苏轼的人生个性签名是这样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没错,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因为,对于苏轼来说,无论在哪里,哪里都有美味。
甲《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1]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注】:[1]罨:yǎn,掩盖,掩覆。
乙《老饕赋》(节选)
庖丁鼓刀,易牙[1]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江右久不改火,火色皆青)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2],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注】:[1]庖丁是古代一位刀功极好的厨师,易牙则是春秋时齐桓公宠幸的近臣,长于调味。[2]脔:luán,小块肉。
【问题】
12.饕在汉语字典上的解释有:①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铜器上面常用它的头部形状做装饰;②喻凶恶贪婪的人;③喻贪吃的人。你认为“老饕”的“饕”是哪种义项?并简单说明理由。(3分)
▲
13.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净.洗铛 风烟俱净.
B.盖.聚物之夭美 盖.竹柏影也
C.尝.项上之一脔 尝.贻余核舟一
D.嚼霜前之.两螯 吾妻之.美我者
14.甲文中“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很有哲理情味,请结合生活感悟,谈谈你的解读。(5分)
▲
15.结合两文及以下助读资料,谈谈苏轼的饮食人生里,折射出一个怎样的精神世界?(6分)
助读资料:甲文是诗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所作。乙文是诗人被贬海南儋州时所作,谪居海南时,诗人的状况是:“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宋朝,海南是真正的蛮荒之地,当时人皆称海南“非人所居”,苏东坡在动身前已经写好遗嘱,将家人大部分留在惠州,带着小儿子苏过再次奔赴茫茫贬谪之路。而在此之前,与苏轼精神世界十分相得的第三任妻子在惠州感染瘟疫去世。而到了儋州,苏轼先是在公房居住,公房漏雨,一晚上搬了三次,后来连公房也不让住了,苏东坡在桄榔林中自己动手搭茅屋,自命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
【参考答案】
12、(3分)
第三种,苏轼在《老饕赋》里把中国烹饪与饮食表现得很精妙,从选料的精细,烹饪的精粹来品味美食,足见他对美食独到的钟爱,世间万千精美,经他之手,都变得“美味无穷”,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贪食之人。(判断正确得1分,分析2分。)
13、B(3分)
14、(5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煮猪肉,只要方法得当,缓缓煨炖,不用着急。到了时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这两句,说的是煮肉,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苏东坡当时的艰难处境时,就会在诗人享受味觉美味的后面,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一个在为人处世方面,永远追求更高远深刻的情味,而当我们联想到人生的时候,不是正好发现,它切中了那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人生弊端吗?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时间的。好大喜功、气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时“战果”,其实是失败的结局。(翻译句子2分,赏析苏轼1分,结合生活感悟2分)
15、(6分)
两文都展现了苏轼乐天派的生活情趣,闪烁着超乎常人的平和乐观的精神。在长期不断被贬谪的困顿中,诗人没有自怨自艾,渐渐学会了如何在困苦中寻找欢乐,在失意中寻找满足。(总体概括苏轼精神世界得1分)
《猪肉颂》里诗人耐心地研究起猪肉的烹调艺术来了。“净洗铛”——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表明作者的一丝不苟,和他对烹调的极其执着、投入的心态。“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两句的口吻,以及“自”、“莫”、“火候足”、“他自美”诸字句,都透露出一种不急不火的从容心态,展示了烹调者的自得悠然形象。“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叹息人生的精彩往往就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当中。“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但写出了胃口的满足,更写出了心灵的惬意。作者仿佛早就料到了他人的议论与惊诧,他风趣地说,我吃猪肉,腹满心惬,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对我的褒贬,尽可至之度外。(材料只要有一点写出就给1分,分析正确给1分)
而在《老饕赋》里展现了其在选材、刀工、火候等烹饪方面的独到见解,道出了他享受美味的乐趣,品食美味的讲究。此赋写于儋州,被贬谪之地异常荒凉艰苦,诗人既已预见生而无望的灾难袭来,却并没有怨天咒地。“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诗人盛赞天地万物对他的厚爱,流露出深切的随缘自适。其实,谪居海南,诗人的生活里根本就没有那些美食可餐,一切都是诗人自己想象出来的,此乃诗人之精神大餐!这种在逆境中自我摆脱,超然物外,以苦为乐的阔达心胸,实是令人敬佩不已。(材料只要有一点写出就给1分,分析正确给1分,整体语言组织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