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4469  浏览: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日:“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读矣,乃不敢言。”召公日:“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決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语文读本·召公谏厉王止谤》八年级下)
    (二)
    上书陈事,起自战国,逮于两汉,风流弥广。谏诤之徒,以正人君之失尔,必在得言之地,当尽匡赞之规,不容苟免偷安,垂头塞耳;至于就养有方,思不出位,干非其任,斯则罪人。故《表记》云:“事君,远而谏,则诌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论语》曰:“未信而谏,人以为谤己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
    [注]①尸利,比喻受禄而不尽职责。

【问题】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不堪命矣    堪:忍受
    B.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弭:消除
    C.行善而备败    备:准备
    D.事君,远而谏,则诌也    事:侍奉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呜呼!【其】真无马邪
    C.以正人君【之】失尔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近【而】不谏,则尸利也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8.把第I卷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4分)
    (2)未信而速,人以为谤己也。(4分)
    9.“谏”在古代指规劝君主或尊长,使其改正错误。君臣对待“谏”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请根据第工卷中的两则文言文材料,简要回答。(2分)

【参考答案】
    6.C
    7.C
    8.(1)国人不敢说话,在道路上遇到以目视意。
    (2)没有使对方信任就去进谏,别人就会认为是在诽谤自己啊。
    9.面对谏言,君王应该广开言路,听取民意,善于纳谏。臣子应勇于进谏,匡正人君,不能苟且偷安,谄媚君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破解十面“霾”伏 一、运动篇
  • 下一篇:浣溪沙
  • 【推荐文章】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扬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

  • 枫桥夜泊

    【原文】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 临江仙·送钱穆父

    【原文】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

    【原文】 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注】 苏轼 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

  • 晚次乐乡县

    【原文】 晚次乐乡县 唐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 江村

    【原文】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

  • 【最新文章】

  • 浣溪沙
  •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 7.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
  • 行者听见道:“这个呆根,这等胡说,可不唬了
  • (1)家风是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家风与
  • 春联的魅力
  •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
  • 玉文化的价值
  • (越王勾践)元年,吴王阖庐闻允常死,乃兴师
  • 枫桥夜泊
  • 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
  • 送薛存义之任序
  • 答虔倅俞括奉议书
  • 做人要讲“君子人格”
  • 临江仙·送钱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