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这一锅汤

发布时间:2020年8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翟敬宜  文章ID:44629  浏览:

【原文】
    这一锅汤
    翟敬宜
    ①妈妈爱煮汤,深信“先喝汤,胃不伤”,菜色再简单,汤不可缺。妈绝对是有天分的家厨,再简单的汤进了她的锅,美味立刻向上加乘。以家常的玉米排骨汤来说,她嫌排骨油重,用乌骨鸡脚代替,再多加一个西红柿,汤色更清美,还多了讨喜的微酸与胶原蛋白。
    ②费工的当属除夕团圆饭的一品锅,那可是年度压轴戏。鸡汤当底,海参、花枝鱼、鲜笋丝、鹌鹑蛋……好料结伴来,但绝不加芋头,以免浊了小清新。锅一上桌,就是爸从口袋摸出压岁钱的时候。香气与热气,把一大家子暖暖团在一起。
    ③一年年过去,吃一品锅的人变少了。哥哥们在海外成家,还在父母身边的只剩出嫁的女儿。我的运气太好,婆婆全面包容长媳的任性,让我得以在除夕夜回娘家守着一品锅,还不断带来新吃客,先半子,再孙子。外孙对姥姥的汤超迷恋,好汤煲粥,小小孩一口气碗底朝天,毫不啰唆。
    ④对于我的拒绝长大,老天终究给了一个大警示。妈病倒了,两个月来回检查被确诊为胃癌晚期。手术加化疗让她的胃口与体力尽失,看到饭菜就皱眉,遑论下厨。她的洁净厨房让给了钟点工、回娘家的我和不再远庖厨的老爸。
    ⑤眼看钟点工的菜不合妈胃口,爸又实在上不了手,老买外食也不是办法,青黄不接之际,我也只好硬着头皮在家做实验,猛看食谱外加想象力,勉强做出接近妈妈风格的汤。但火候跟调味的掌控太差,滋味如何,我心中有数。
    ⑥“一点都不像姥姥做的!”负责试喝的儿子每次都说中要害,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好在新来的煮饭阿姨厨艺好多了,妈终于不必再忍受女儿做的汤。
    ⑦曾经,我想过把妈的汤谱一道道记下来,但时间没站在我这边。她的病情很快恶化,连说话的气力都没有。我只能尽量陪她,提防着任何的猝不及防。
    ⑧有一天,她嘴里尽是我听不懂的话,我知道死亡可能逼近了,紧急联系护理师,决定次日送她住院。中午时,妈突然字字清楚地对我说:“我想吃饭。”
    ⑨直觉告诉我,这顿饭,我得自己做。七手八脚地做了不辣的咖喱鸡饭,想着妈吃不下,重口味的比较开胃。我把饭端到床边,一口口喂她,见她勉强咀嚼吞咽,突然想起怎么忘了做汤,妈习惯要先喝汤的呀!
    ⑩饭才吃了几口,妈就不肯嚼了,我用棉花棒替她清了口腔,出门上班,打算跟公司多请几天假。道再见时,妈抬手向我挥了两下。
    11傍晚,我的手机响起,来电显示“爸妈家”。通话键一按,手机那头传来爸爸悲切的嘶喊。
    12多年来,我庆幸着那天中午亲手做了饭,却后悔着为何要上班,不多留一会儿替她煮碗汤。
    13妈走后,寂寞的爸体力日衰,再也不下厨,也不想习惯阿姨做的菜,开始在餐厅外食,除夕夜也喊我们一块儿上饭店。直到前年的年夜饭,他虚弱得出不了门,我决定把大菜交给外卖,卷起袖子,做几道妈常做的菜。
    14我做菜很慢,脾气很大,绷紧神经怕出错,谁都不准来打扰。站了一整天,我做了如意菜、蒜薹炒腊肉、青蒜拌莴笋,以及大年初一早上爸要吃的茶叶蛋、韭菜饺子和煎年糕。腰酸腿麻地端到爸家,瘦削的老人笑眯了眼。只是,菜肴摆满了一桌,正中间是买来的佛跳墙,不是一品锅。没人想点破。
    15我好想完美复制一品锅,但太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如妈走后的每个腊月初八,我都想做咸腊八粥给爸吃,那是我们的私房粥,全球没处买,网络找不到,可我就是记不清,那一锅神秘的美满丰盛的粥,妈到底是用了几种米粮、多少种食材?
    16前年5月,爸也走了。原本对做菜缺乏兴趣的我,开始注意到自己的一个转变。只要走进厨房开始炖汤,【锅里的丝丝香气就像蒸气熨斗,可以神奇地抚平我的压力与焦躁。】
    17炉边的我竟然不再紧绷暴跳了。会不会是妈妈在对我说:“妹妹啊,这是你煮的汤,你不必做得跟我一样,就用你的想法,做出你的味道,让孩子永远记得……”放松后,汤变好喝了,于是我又做了疙瘩汤。儿子惊讶地望着我,说:“妈,像耶!”
    18平静无波的汤,内敛的表情藏着海一般的深情,无边无际,永远宽容,让接下汤锅的下一代真实体会,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细火慢炖的滋味或有不同,但永远不变的是那一锅入魂、无从仿冒的独家真爱。

【问题】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3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母亲擅长煮汤,家人分享
喜爱、享受、依赖
母亲生病的时候
 
焦急、无奈、愧疚
父母去世后
“我”做出了有自己味道的汤
 
    (2)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①香气与热气,把一家子暖暖【团】在一起。(第②段)
    ②但妈【总是】很捧场地多喝半碗。(第⑥段)
    ③对第16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
    (3)文中有三处对儿子进行了描写,请分析其作用。(3分)
    (4)概括文中妈妈的性格特点。(3分)
    (5)结合文意,谈谈对结尾段“传承并非复制,而是情感的延续”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1)时间:父母安在家人团聚时
    事件:我学习做汤,味道不如人意
    “我”的情感:平静、内敛
    (2)①“团”,团聚、团圆之意,表现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与快乐;②“总是”表示无一例外,表现我的汤虽然味道不好,但母亲总愿意喝下去,理解我的用心。
    (3)第一次,侧面表现母亲的汤好喝,味道独特;第二次,既突出我做的汤难喝,又反衬病中母亲对我的理解与宽容;第三次,与前文的评价相呼应,表现我做汤水平的提高与心态的改变。
    (4)母亲是一位以家庭为中心,关爱家人、孩子,理解并能宽容孩子的好母亲。
    (5)亲人间的那份真心关爱不是刻意的模仿可以做到的,要用心去体悟,去行动,才能将这份真情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乙】庆历中,议弛①茶盐之禁及
  • 下一篇:废旧手机:被忽视的“资源”
  • 【推荐文章】

  • 秋兴八首(其六)

    【原文】 秋兴八首(其六)①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②头,万里风烟接素秋③。 花萼④夹...

  • 夜归

    【原文】 夜归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

  • 古歌

    【原文】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

  • 北塘避暑

    【原文】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

  • 书边事

    【原文】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无...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最新文章】

  • 秋兴八首(其六)
  •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
  • 老字号是指具有悠久历史,在传承中形成了独特
  • 俗世奇人:弹弓杨
  • 鼠标、笔杆与国学
  • 淡之美
  • 夜归
  • 古歌
  • 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
  • 晚秋
  • (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 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
  • 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