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亲贤臣,远小人 【乙】吴起治西河①之外王错②谮③之于魏

发布时间:2020年8月30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4655  浏览:

【原文】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吴起治西河①之外王错②谮③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④,止车而休,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之曰:“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雪⑤泣而应之曰:“子弗识⑥也。君诚知我,而使我毕⑦能,秦必可亡,而西河可以王⑧.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也不久矣,魏国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荆,而西河毕入秦。魏日以削,秦日益大。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西河:魏郡名。②王错:人名。③谮(zen):诬陷。④岸门:地名。⑤雪:擦拭。⑥识:知。⑦毕:尽,用完。⑧西河可以王:指魏可以凭借西河成就王业。

【问题】
    (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吴起之【所以】先见而泣也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起至【于】岸门
    C.愿陛下亲之信【之】    今君听谗人【之】议
    D.可计【日】而待也    魏【日】以削
    (2)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窃观公之志,视舍天下若舍屣。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
    (4)甲文中先帝“叹息痛恨于桓、灵”,乙文中吴起“望西河,泣数行而下”,请分别说明其中的原因。
    【甲】【    】。(用原文回答)
    【乙】【    】。(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
    (1)A;
    (2)①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②我私下观察您的志向,您把放弃天下看得像丢弃一只鞋子一样。
    (3)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
    (4)亲小人,远贤臣魏武侯听信谗言,使自己无法施展才能;
    预见西河不久会归秦国,魏国日渐削弱。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9)理想是人生活的希望、前进的动力。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
  • 下一篇:时光笔墨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