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4804  浏览:

【原文】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炳烛:点烛,一说当时的烛是火把,不是后来的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问题】
    22.填空。(2分)
    (1)晋平公思学习,却又“恐已暮矣”。这里的“暮”是【    】的意思,他觉得“吾年七十”,怕来不及学,学了也没用了。
    (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了,因此晋平公才会觉得他在观戏弄自己:师旷这样理解是借题发挥,意在引出秉烛之喻。
    23.对这篇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学无止境,一个人应该活到者,学到老。
    B.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学习都是有益的。
    C.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做到从善知流。
    D.要让人信服自己,必须要用打比方的方法。

【参考答案】
    22.(2分)(1)晚(晚了),迟(迟了)(1分)
    (2)天黑(天色晚)(1分)
    23.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
  • 下一篇: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的心情。他们写到
  • 【推荐文章】

  •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

    【问题】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和下面的两则【链接...

  • 望江南·幽州九日

    【原文】 望江南 幽州九日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

  • 九月九日

    【原文】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

  • 长门怨二首

    【原文】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最新文章】

  • “谐”就是“说笑话”。它是喜剧的雏形。王国
  • 让建筑审美成为一种常识
  • 最使瑞宣痛快的是钱老人并没完全失去记忆与思
  • 美国纪念孔子背后
  • 26.九(3)班班长李诗雨决定邀请学校王老师
  • ⑥明代文学家为鼓励后生马君则,真实叙写自己
  • 【 】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
  • 通往伟大心灵的最好途径
  •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 ①吾友张子野既亡之二年,其弟充以书来请曰:
  •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
  • 据英国《自然》网站近日报道,涵盖数千本期刊
  • 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非常悠久。(甲)原始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享鄂州美好家园。”文
  • 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