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子
作者:陶渊明 文章ID:45153 浏览:
【原文】
责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荀如此,且进杯中物。
[注]陶渊明有五个儿子,小名分别明舒、宣、雍、端、通。
【问题】
7.下列诗歌与本诗体裁最接近的是( )(2分)
A.《次北固山下》
B.《十五从军征》
C.《登飞来峰》
D.《卜算子,咏梅》
8.“纸笔”代指【 】,“志学”用论语的典故代指【 】,“杯中物”代指【 】。(3分)
9.对于本首诗,杜甫认为是批评儿子,黄庭坚认为是舐犊惜深,你怎么看?(4分)
【参考答案】
(1)B
(2)学习,读书
十五岁
酒
(3)我认为是舐犊情深,夸张诙谐写法,表面是责其不争,实则爱之甚切。(我认为是批评众子不求上进,不学无术,深感忧虑)。
【参考译文】
白发覆垂在两鬓,我身已不再结实。
身边虽有五男儿,总不喜欢纸与笔。
阿舒已经十六岁,懒惰无人能相比。
阿宣快到十五岁,也是无心去学习。
阿雍阿端年十三,竟然不识六与七。
通儿年龄近九岁,只知寻找梨与栗。
天命如果真如此,姑且饮酒莫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