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利胚”师傅老葛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明前茶  文章ID:45375  浏览:

【原文】
    “利胚”师傅老葛
    明前茶
    ①“小时候,家中还没有洗衣机,洗了粗重的床单被罩,母亲都喊孩子们去帮忙绞拧。但她不许我沾手,因为,我要学利胚。”
    ②三十年前,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深受管束,父母不让他掰手腕玩,不让他帮家里割稻子、扬谷子、捣年糕,不让他做任何有可能扭到手腕,或导致手部震颤的活计,原因就是“你师父说的,孩子的手腕要是不小心吃到力,利胚这一行就不能做了”。
    ③利胚,是制作薄胎瓷的重要一环。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在利胚的过程中,器型的风骨开始呈现。【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这种毫不孤冷的视觉效果,完全由利胚师傅所赋予的弧线来体现。
    ④利胚的第一步是磨刀,小葛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磨刀。光这一步就学了两年。利胚用的刀,其实都是用细长的钢条再次淬火,经锻打锉磨而成。师父不会把他用熟了的刀给你,因为你使不惯。每个人的手形不一样,利胚的速度不一样,“咬刀”的习惯也不一样。老葛跟我解释说,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所以刀刃的弧度必须跟随器型变化。胚体越修越薄,刀刃越要与泥胚的弧线咬合得天衣无缝,不然,“哧”的一声,你精修了两个钟头的胚体,一秒钟就被修废了。
    ⑤三十年光阴倏忽过去,小葛变成老葛,跟随他的利胚刀,从二三十把,变成一百多把,板刀、条刀、挽刀、底足刀、外形刀、蝴蝶刀,这些刀就像他的兵器一样,每天都要在手中掂量磨砺。老葛在他的工匠生涯中,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磨刀,一磨就是一下午。从他吃完午饭开始磨刀,家人就知道,无事不可扰乱他的心神。这三十年,老葛成长为顶尖的利胚师傅,靠的就是高度的自律:他从不喝酒,因为酒精容易使手腕震颤;他不看情节粗暴的影视剧,怕自己沉溺分神;他也从不在白天工作,因为利胚时需要绝对的心神宁静。
    ⑥下午把刀磨好,前半夜老葛都在喝茶、读经,看他从西安碑林带回来的碑帖拓片。他并不练习书法,他只是看,捕捉那笔锋的走势,水墨的速度,连笔的弧度。他细细观瞧,即使酷暑天,身上也凉荫荫的没有一滴汗。这样,到了后半夜,他做利胚的心气就养成了——【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刀条擦过泥胎卷起飞扬的细浪,瓷泥特有的涩味钻入鼻孔。老葛已经锻炼出这样的本能——无需盯着泥胎反复观瞧,只要耳听手摸,就能判断胎体的厚薄。听一下刀在泥胎上走的声音,如果是“噗”,说明胎体尚厚;如果是“嘶”,说明开始走薄了,越往后,声音变化越是在毫微之间。
    ⑦午夜,老葛的左手,一直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泥胎,犹如正托举一个脆弱的婴儿。他在这四个小时中不喝水,不看手机,不上厕所,不交谈。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节奏和旋律里,如此忘我,直到一气呵成。
    ⑧利胚成功的喜悦是怎样的?老葛说,形同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在油菜花田里伸出手去,一只蝴蝶停在他的手背上。他失去了欢呼雀跃的本能,只是感受那痒酥酥的幸福。
    (摘编自中国作家网)

【问题】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葛前半夜喝茶、读经、看碑帖拓片,是想让心安静下来,养成利胚的心气。
    B.第⑥段写“噗”“嘶”的辨别,是为了突出老葛利胚时神情专注和技术高超。
    C.第⑦段中连用四个“不”,强调利胚工作所受束缚多,不是普通人能够忍受的。
    D.文章细腻形象地描写了老葛利胚的过程,读来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11.第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6分)
    (1)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写出加点词的词性并赏析)
    1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磨刀?请简要分析。(3分)
    14.如何理解老葛“利胚成功的喜悦”?(6分)

【参考答案】
    10.(3分)C
    11.(4分,意对即可)
    (1)强调老葛小时候保护手腕,是为了表现利胚的工艺精细,对人要求高;
    (2)为下文老葛从事利胚工作,并成为顶尖的利胚师傅做铺垫。
    12.(6分)
    (1)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孤傲”“冒汗”赋予胎瓷以人的神韵和风骨。同时,把极品薄胎瓷和普通胎瓷作对比,突出极品薄胎瓷的特点,表现了利胚环节的重要及利胚功夫的神奇。
    (2)“微”“紧”是副词,形象贴切地写出了老葛“听走刀的声音”时身体倾斜、耳朵贴得近的姿势,突出老葛利胚时的凝神专注。
    13.(3分)
    (1)磨刀是利胚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利胚的成功与否;
    (2)利胚用的刀无法统一,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要求磨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刀;
    (3)磨刀能体现老葛的高度自律,能养气、养神;
    (4)详写磨刀情节更能表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答到其中3点给满分)
    14.(6分)
    (1)表现老葛对利胚这一职业的热爱;
    (2)老葛虽然失去了很多常人的生活乐趣,但他愿意用一生坚守这一传统工艺;
    (3)在老葛看来,利胚是如此美好,他将利胚当成一种享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乙】人不博览者,不闻
  • 下一篇:①今年4月10日,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面世,终于让人们一睹黑洞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