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乙】人不博览者,不闻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5374  浏览:

【原文】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乙】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①,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②者也。儒生不博览,犹为闭暗,况庸人无篇章之业③,不知是非,其为闭暗,甚矣!【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故入道④弥深,所见弥大。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
    【注】①类,种类。②痈:毒疮,这里指失去嗅觉的鼻病。③篇章之业:指读书经历。④道:指先王之道。

【问题】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不亦说乎    说
    (2)人不知而不愠    愠
    (3)犹为闭暗    犹
    (4)其为闭暗,甚矣    甚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B.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C.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D.此则土木之人耳目/俱足/无闻见也。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
    9.甲乙两文论述学习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6.(4分)(1)愉快;(2)生气,恼怒;(3)尚且;(4)严重,厉害。
    7.(3分)C
    8.(4分)(1)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2)足迹到过的地方不同,所以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9.(5分)甲文孔子从学习的态度(1分)、方法(1分)和兴趣来论述学习(1分)。乙文王充则论述博览群书的重要性(2分)。
    参考译文:
    【乙文】人不博览群书,不通古今,不能识别各种事物,不懂得是非,就像眼瞎、耳聋、鼻子得病受堵的人一样。儒生不博览群书,尚且是闭塞不明,何况俗人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是非,他们就更是闭塞不明了!这就是泥塑木雕的人,耳朵眼睛都齐全,就是听不见看不见。淌过浅水的人能看见虾子,淌过较深的水的人能看见鱼鳖,到过深渊的人能看见蛟龙。足迹到过的地方不同,所以见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因此掌握的先王之道更加深刻,见闻就更加广博。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望岳
  • 下一篇:“利胚”师傅老葛
  • 【推荐文章】

  • 微山湖上静悄悄

    【原文】 微山湖上静悄悄[1] 李木生 在微山湖畔的马坡乡,默默地掩埋着东方的 罗密欧...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

  •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原文】 菩萨蛮 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①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原文】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

  • 秋雨叹三首(其二)

    【原文】 秋雨叹三首(其二) 杜甫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

  • 【最新文章】

  • 微山湖上静悄悄
  • 临近中考,妈妈由于工作原因急需出差一周。她
  • 补写句子:请在你的精神殿堂上种上一株花吧。
  •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 【乙】熙宁十
  • 凉州词
  • 【材料一】电动自行车因为方便、快捷、使用成
  • 16.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
  •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 其二
  •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假骨董
  • ①【日前】,有网友上传了一段不文明旅游视频
  • 敦煌艳阳下
  •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全球第三长河,国家战略
  • 唐诗的意象是跳脱的、疏离的、并置的,意象与
  • 美国人尼古拉斯·卡尔写了一本书叫《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