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
【原文】
(一)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二)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注释】①家赀:同“家资”。②包恺:隋朝人,字和乐。③杨素:字处道,隋朝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④玄感:杨玄感,杨素之子,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炀帝杨广的贵族首领。
【问题和参考答案】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2分)
A【益】慕圣贤之道 斟酌损【益】
B未敢稍降辞【色】 征于【色】,发于声
C色愈恭,礼愈【至】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D【或】遇其叱咄 【或】异二者之为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18、语段(一)写了作者幼时读书之艰和成人后求师之难,请结合文章说说“求师之难”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分)
成年叩问之难;从师旅途之艰;住读生活之苦。
19、从语段(一)的宋濂和语段(二)中的李密看,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3分)
不惧困难,克服恶劣条件,刻苦学习;对老师要恭敬,保持谦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