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近日,又一次到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不经意间看到一则资料,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5900  浏览:

【原文】
    ①近日,又一次到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不经意间看到一则资料,颇为感慨,思绪万千。
    ②1964年,当时的石油エ业部写了一个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其中提到,“对一个国家来讲,就要有民气”,“一个国家有了民气,就能傲视和排除各种困难,不屈服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③民气,指的是民众的精气神,是广大民众所焕发出来和凝聚起来的一种气势和气概,说到底就是民心。“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古往今来,民气盛,则凝心聚カ,同舟共济;民气旺,则国运昌,国力强。反之则一盘散沙,民弱国衰,分崩离析。
    ④中华民族历来重“民气”,讲“民气”,聚“民气”。每当处于重要历史关头,或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或面临重大事件和重大任务时,“民气”就会迅速聚集和喷发。近现代以来,无论是风起云涌的五四运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华振兴”;无论是唐山大地震、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大地震,还是举办亚运会、奥运会、世博会,都呈现出“民气”昂扬高涨的壮丽图景。中华民族从来没有丢掉过“民气”,也没有失掉过“民气”,昂扬的“民气”一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正因为有了昂扬的“民气”在,。
    ⑤昂扬的“民气”从哪里来?怎么来?它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又不可能“吹”出来、喊出来。昂扬的“民气”,靠的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理想信念,靠的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和英雄气概,靠的是把一切困难都踩在脚下的乐观自信和冲天豪气,靠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精诚团结。但是,面对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压力,面对复杂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满腹牢骚的有之,怕字当头的有之,困惑迷茫的亦有之……然而,“气可鼓不可泄。”著名美国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曾经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对长征做过深度访问,访问后期他曾动情地说:“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会使人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昂扬的“民气”来自于这种精神,也孕育出这种精神。昂扬的“民气”正是靠一以贯之的信仰、信念和信心,靠一如既往的自尊、自强和自信,靠一往无前的勇气、斗志和意志才能赢得。
    ⑥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x-j-p总书记说:“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现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了。”这是一个浩养昂扬的“民气”的大好时代,浩养昂扬的“民气”成为历史的必然。
    (取材于徐文秀《浩养昂扬“民气”》)

【问题】
    20.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由到大庆铁人纪念馆参观时看到的一则资料,引出本文关于“民气”的论述。
    B.第⑤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把一些人面对困难和问题时的消极表现与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的行为作对比,论证了“民气”的重要作用。
    C.第⑥段引用x-j-p总书记的话,指出这是一个浩养昂扬的“民气”的大好时代,浩养昂扬的“民气”成为历史的必然,意在号召我们浩养昂扬的“民气”。
    21.阅读第④段文字,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阐明昂扬的“民气”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2分)
    答:
    22.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下面表格信息,谈谈你对浩养昂扬的“民气”的时代价值的认识。(2分)
    全国各省市驰援湖北医疗队人数一览表

    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7人,中国人民解放军4000多人。
    (数据来源于人民日报,截止日期为2020年3月5日)
    答: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黄河口的威风锣鼓
  • 下一篇:过零丁洋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