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
作者:未知 文章ID:46297 浏览:
【原文】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的美好xiáxiǎng。文化长河的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彩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有无穷无尽的xuànlì风景。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更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人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huīhuáng。
【问题】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A处【 】
3.划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4.《朗读者》倡导全民阅读,邀请嘉宾分享人生故事,用精美的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最近,启智中学开展了“朗读者”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朗读亭】(1)“朗读亭”是节目的一个特别设计,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每位普通读者在亭中录制的内容,都可能被节目组剪辑播出,分享给全国观众。如果朗读亭登陆南通,请拟写一则对联作为宣传标语。(要求:简洁明了,能打动人,不超过20个字。)(2分)
【社团日】(2)启智中学初三(5)班张为成同学是南通市初中生朗诵社团的成员,为了参加南通市电视台5月27日组织的“迎端午,诵经典”活动,需要向班主任王老师请假一天。请你代张为成同学写一份请假条。(3分)
【经典屋】4月2日著名演员姚晨在节目中回忆求学时给予她温暖的姑娘、帮助她照顾儿子的魏姐后,朗读了鲁迅《阿长与<三海经>》节选,献给那些萍水相逢却给了我们温暖的人们,这样的朗读令人动容。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也有令人难忘的读书场面,请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后来,我们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3)甲文中的“他”是谁?(1分)乙文选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1分)
(4)甲文中的“他”读书时陶醉其中,领悟到文字的美妙,达到忘我的境地。而乙文中的“我”却是无奈、痛苦,“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2分)
【参考答案】
1.(3分)遐想 绚丽 辉煌
2.(1分)源远流长
3.(2分)把“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和“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对调。
4.语文实践活动。(9分)
(1)(2分)略
(2)(3分)错一处扣1分,扣足3分为止。
请假条
王老师:
我是南通市初中生朗诵社团的成员,5月27日要参加南通市电视台组织的“迎端午,诵经典”活动,不能到校上课,向您请假一天,请批准。
此致
敬礼
学生:张为成
2017年5月26日
(2分)寿镜吾(写先生或老师也算对,但写错别字不得分。);《五猖会》(写错别字不得分,没用书名号亦可。)
(4)(2分)我要去东关看五猖会,父亲却强迫“我”背《鉴略》;我对《鉴略》中的内容并不懂,完全死记硬背,这些让我感到痛苦、无奈。(1点1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