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322  浏览:

【原文】
    ①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
    ②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近两年,中国互联网界最引人关注的现象之一,就是风起云涌的“知识付费”。通过缴纳一定的费用,用户可以收听收看包括经典作品在内的各种知识讲座,甚至可以让专家为自己答疑解惑。诸如《傲慢与偏见》《堂吉诃德》《巴黎圣母院》这些被认为“高冷”的文学经典,通过这一方式收获了大批听众。而一位作家主讲的关于《红楼梦》的节目,更是创下2.2亿人次的播放量。移动互联时代的经典作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出延绵不绝的魅力。
    ③一部作品从诞生到成为经典,就是“经典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因为有了无数读者的参与和拣选,成为一项大众文化事业,体现出专属于自己民族和时代的精神气质,构成了经典的谱系。其实,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通常也和大众有着亲密的关系。简·奥斯汀的作品在成为经典之前和之后,都是很多英国家庭晚饭后的谈资;美国西进运动中的拓荒人,结束一天的伐木后也会读上一幕莎士比亚;对于不少有一定年龄的中国人来说,听老人摇着蒲扇讲《三国演义》的情景,又填满了多少个夏日黄昏?正是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之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延绵不绝的经典作品。
    ④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也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前几天,美国《纽约客》杂志网站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作家:金庸。文章称他在中国的文化价值,大约相当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这一评价,恐怕也是看中了金庸作品作为大众文化“今典”的价值。当然,“经典化”的过程难免泥沙俱下,大部分风靡一时的流行读物都成了泥沙。这就需要我们的大学、知识群体以及负有文化责任的媒体做出引导,让年轻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以更高质量的阅读,形成自己的精神视野。
    ⑤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正以裂变般的速度更新,人们期待更多经典作品。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问题】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类阅读载体和阅读方式在不断地丰富,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却从未改变。
    B.《堂吉诃德》等“高冷”的文学经典,因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释放出永恒的魅力。
    C.有文章认为,金庸作品在中国的文化价值与《哈利·波特》加《星球大战》大致相当。
    D.今天,我们要把握好技术的发展,并善加运用,使当代“今典”超越前人的经典。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7.文章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一部文学作品要如何才能成为“今典”?请简要概括。(6分)

【参考答案】
    15.(3分)D
    16.(3分)先提出观点:“经典化”的过程,离不开大众的参与与拣选。(1分)接着,举了三个事例论证:已经进入经典谱系的作品与大众也有着亲密的关系。(1分)最后,作出结论:在大众的口耳相传中,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经典作品。(1分)
    17.(6分)首先要有作者优质的创作;(2分)其次要有大众的参与(借助丰富的载体和方式进行精纯的阅读,参与拣选使之进入经典谱系);(2分)再要有是大学、知识群体及负有文化责任媒体的正确引导以及大众的口耳相传。(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砸壶
  • 下一篇:【材料一】在湖北,一场作文竞赛中,有超两成的学生在《家长的
  • 【推荐文章】

  • 早秋山居

    【原文】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

  • 潜山道中

    【原文】 潜山道中① (清)祁寯藻② 青山缺处树弥缝,水外人家绿几重。 白鸟一群栖...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原文】 喜观【1】即到复题短篇二首 杜甫 其一 巫峡千山暗,终南万里春。病中吾见弟...

  • 从军行

    【原文】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最新文章】

  •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
  • 浮躁是人的大敌
  • 陋巷里的春天
  • ⑦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坚
  • ①人类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文明,文学在其中的
  • ①沧浪亭是老早就想来的,而且在苏州的众多园
  •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 高桢,辽阳渤海人。五世祖牟翰仕辽,官至太师
  • 送项判官
  •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叫言语环境。随着
  • 一诺千金
  • 材料1:2018年,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
  • 诉衷情
  • 北斗,国之重器
  • 与母亲相守5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