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扶手
【原文】
情感扶手
周珂银
公婆都进入了耄耋之年,住在没有电梯的五楼着实不便。为此,特将二老搬迁至离我们更近的二楼居住,便于照管。
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之前说得好好的搬迁之事,等到真要搬离了,公婆却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一来舍不得多年居住的老房子,二来又舍不得扔东西。二老经年囤积的“宝物”敝帚自珍,哪样都舍不得扔。尤其是嗜好剪报的公爹,将半个多世纪的剪报资料装订成册,柜子里、床底下、橱顶上以及犄角旮旯里,都填满了这些册子。如果归拢起来,估计要放大半间屋子。好说歹说,他象征性地处理了一些,我们还欲劝说,老人家便横眉冷对,气血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捍卫的架势,我们见状只得作罢。但仍不死心,私下里,我们几个小辈商议着,待搬过去后再做理论。
一日,与我家先生一起去老房子清理留下的东西,一转眼瞥见一只黄色的塑料小鸭子被扔在了垃圾堆中,咦,这不是我母亲做的手工制品吗,不由得心头一痛,连忙拾起擦干净放进包包里。想起母亲去年有一次来我家,拿出一对小鸭子,送我一只,另一只送给了我婆母,说是在养老院学做的手工活,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今天见这只小鸭子灰头土脸地被遗弃在老房子里,心里便有一种说不出的难过。
前几日我还去过养老院看望父母,我问老妈还有没有新的手工作品?母亲说眼神不行了,不再做手工,因为不能穿珠子。想着母亲再也做不出这样可爱的小鸭子了,这些手工制品或将成为她的绝版,因而除了珍惜之外更多了些许惆怅。
我并不责怪婆母丢弃这只小鸭,因为这对她来说只是一件小玩艺而已,又或许她近来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记得是谁送她的了。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绪,一刹那竟会那样伤感,血浓于水好像在这一刻起到了化学作用,只觉得鼻窦在发酸,眼眶里泛出泪水,或许这就是亲情之间的惺惺相惜吧。手工物品尤其带有感情色彩,用过的心思、花过的工夫、经过的手温、黏附的气息,特别容易令人产生联想……
“呵呵,这只小板凳终于在这里寻到啦!”先生的话音打断了我的联想。见他手里拿着一只小板凳,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我凑近看,这是一只旧得不能再旧的小板凳了,凳面上说不清是包浆还是污垢,黑黢黢的,已经掩盖了原来的颜色,在我眼里老早就该扔掉了。但先生却轻轻地摩挲着,一往情深的样子,说这是他们兄妹小时候最爱坐的小板凳,还是祖传的呢,最起码有百余年历史了。我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确有几分古意。板凳均是榫卯工艺,不带一个钉子。凳板下的四个凳脚呈外八字,无论横看侧观都像是一顶乌纱帽。或许做凳子的是一位儒匠,将读书做官的含义也刻意融入在板凳之中了。
先生将小板凳擦拭干净放进了提兜里,他提着的是对童年的怀念,犹如我揣着的小鸭子是对母亲的思念。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中,都曾有亲近的人或贴身的物品陪伴过。这些陪伴是我们一程一程走过来的情感扶手,是我们感到温暖和驱散心灵孤独的慰藉。
忽然想到了公爹,想到了陪伴他半个多世纪的一摞一摞剪报,这不也是他的情感寄托吗?难道还非要劝说他丢弃不可?尊重他人的情感,也是做人的美德。想到这里,我和先生相视一笑,释然了。
【问题】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中的“象征性”有代表性的意思,写出公爹处理剪报时的慎重态度,表现老人对剪报的珍惜。
B.“用过的心思、花过的工夫、经过的手温、黏附的气息”运用排比,强调手工物品带有感情色彩的原因。
C.第③段的“释然了”与第②段“仍不死心”相照应,表达“我”对公爹含不得扔掉报行为的理解。
D.文章通过写公爹、“我”、先生都有不的物件,表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扶手,使文章的主题更有普遍性
11.第⑥段“我惊讶的是自己的情结,一刹那会那样伤感”,“我”伤感什么?简要分析。
12.分析词句。(6分)
(1)这只小板【终于】在这里寻到啦!(品析加点词,3分)
(2)老人家便横眉冷对,血压上升,手指颤抖着,摆出一副誓死卫的架势。(品析人物的描方法,3分)
13.第六段为什么要写了“我”看到小凳子时的反应?简要分析。(3分)
14.文章以“情感扶手”为题有什么妙处?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0、A
11、我为母亲亲手做的小鸭子被灰头土脸地遗弃在老房子里而难过;我为母亲老了再也做不出可爱的鸭子而惆怅。
12、(1)“终于”指最终(副词),强调先生寻找小板凳的不易,突出先生找到小板凳时的惊喜和激动。
(2)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公爹对我们要丢弃他无比珍惜的剪报时的不满、激动及保护剪报的决心。
13、将这只旧的不能再旧的小板凳和先生对小板凳的珍视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先生对小板凳的喜爱和对童年的怀念。
14、示例: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新颖独特,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内涵丰富,情感扶手既指剪报、小鸭子、小凳子等贴身的物品,又指亲近的人或者贴身的物件对我们的陪伴;暗示文章的主题,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情感扶手,我们要理解这种情感的寄托,要珍视和感激它们给予我们温暖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