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甲】使至塞上 【乙】渔家傲·秋思

发布时间:2021年1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452  浏览:

【原文】
    【甲】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问题】
    2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甲】诗通过“归雁”、“大溴”、“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
    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
    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2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3分)
    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
    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
    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
    D.【    】
    2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

【参考答案】
    【分析】【甲】《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乙】《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ACD.正确;
    B.有误,全诗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大漠的雄浑景色。“归雁”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的内心感受。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以及对一些文学常识的把握。
    A.考查的是文学常识;
    B.考查的是诗人的评价;
    C.考查的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D.由于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这两句的妙处在于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诗词,理解大意,然后结合用典的句子,来理解作者借用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甲】《使至塞上》中“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乙】《渔家傲》用典句子“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不甘心无功而返的思想感情。《雁门太守行》用典句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答案:
    (1)B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示例二: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
    (3)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
    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 下一篇: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 【推荐文章】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原文】 满纸荒唐言 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咏...

  • 详定试卷(其二)

    【原文】 详定试卷(其二)① 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当时赐帛倡...

  • 九日送别

    【原文】 九日送别 王之涣(唐)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

  • 山亭夏日

    【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原文】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

  • 海棕行

    【原文】 海棕行 杜甫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

  • 【最新文章】

  • 满纸荒唐言 咏菊
  • 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清新闲
  • 富贵不能淫
  • (孔)祯,高宗时为苏州长史。曹王明为刺史,
  • 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
  • 16.《水浒》中鲁达因何事上了五台山?文殊院
  • 17.《水浒》中逼得林冲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
  • 《诗经》研究领域存在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学
  • 唢呐王
  • 日前,代表中国科技高度的FAST,也是目前世界
  • 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
  •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 西风里的话
  • 详定试卷(其二)
  • 桂枝香·金陵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