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社日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9日
作者:王驾  文章ID:46494  浏览:

【原文】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问题】
    13.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
    14.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    】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    】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

【参考答案】
    【答案】13.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
    14.侧面描写;乐
    【解析】
    【详解】1.考查对诗句展现农村生活特点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再结合所描写的景物来理解。“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意思是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半掩。春社时属仲春,田里庄稼丰收在望,村外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到处是一片富裕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描绘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半掩扉”三字暗示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这个细节描写是极有表现力的。
    2.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侧面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由题目“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可知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醉倒情形之普遍。诗未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可知最后一句中的“醉”是表象,“乐”才是村民真正的心境。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甲】出师表(节选) 【乙】狗猛酒酸
  • 下一篇:“您好,您在外卖平台购买的图书已送达!”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 【推荐文章】

  • 蝶恋花

    【原文】 蝶恋花 王国维①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②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

  • 游山西村①

    【原文】 游山西村①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 溪上遇雨

    【原文】 溪上遇雨 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

  • 忆秦娥·咏桐

    【原文】 忆秦娥 咏桐 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 北陂杏花

    【原文】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

  • 菊隐记

    【原文】 菊隐记 唐寅 ①君子之处世,不显则隐,隐显则异,而其存心济物,则未有不同...

  • 【最新文章】

  • 【甲】出师表(节选) 【乙】狗猛酒酸
  • 细菌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生物之一,我们用肉
  • 新官上任
  • 长安旅夜
  • 2018年7月28日,中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名师讲堂
  • 乔宇,字希大,山西乐平人。祖毅,工部左侍郎
  • 蝶恋花
  •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乙】董源①
  • 游山西村①
  • “你走啊,你自己走啊!”
  •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子曰:“三人
  •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乙】每岁
  • 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