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

发布时间:2021年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6510  浏览:

【原文】
    材料一:
    “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中字不倚偏,国字更庄严,人字互支撑,民字在心田。中国人爱中国字,写成雄文千方篇。中国人如中国字,承载文明天地间,方方正正中国字,稳稳重重有内涵,笔笔画画巧架构,长长短短紧相连,血脉紧相连……”
    (节选自《中国字》歌词)
    材料二:
    国内首档解字溯源节目《奇妙的汉字》自开播以来备受文字爱好者喜爱。该节目以“大力弘扬中国汉字文化”为宗旨,用独特的视角追溯汉字的历史渊源,探寻汉字背后的故事重拾汉字之美。“目前的汉字教育存在某些缺憾,大家往往是听其音、知其意,但字是怎么来的不知道,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该节目总导演童中尉如是说。让观众了解这些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
    材料三:
    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最直接的原因是两波“换笔潮”悄悄改变了我们的书写传统。第一波是传统的毛笔换为自来水笔、圆珠笔、铅笔之类的“硬笔”。第二波是20世纪90年代,以往日常笔写之事被计算机取代,连“书写”动作也换掉了。汉字书写的灵巧动作简化为键盘上的“敲”和鼠标上的“点”。但新技术的冲击绝非导致当下汉字境遇的唯一原因。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李伯谦说:“造成手写水平下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汉字中还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与艺术,早已忽视了手写汉字也是传承汉字文化极具生命力的方式。”

【问题】
    (1)阅读材料一,请根据汉字笔画的特征,将正确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2分)一横挑起千钧担,一竖擎起一片天,一撇踢开拦路虎,一捺劈开万仞山,一提好比【    】,一折如同【    】,一弯就像【    】,一点恰似【    】。
    ①龙摆尾    ②峰回转    ③凤抖冠    ④剑出鞘
    (2)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联系自身简要谈谈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如何传承中国汉字文化。(至少答出两点)(3分)

【参考答案】
    【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根据前后文的照应关系来选择即可。“提”从形态上看像一柄出鞘的利剑,“折”从形态上来看像回转的山路,“弯”像龙摆尾,“点”外形像凤鸟的头。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材料内容,抓住根据语境来概括即可。
    从“我们对汉字缺少一份应有的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缺少一份应有的敬重”“汉字就像古董一样,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流变”“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才是《奇妙的汉字》节目制作的初衷”等语句中可以提炼出“珍视汉字,敬重中国汉字文化”“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读准字音,规范书写汉字”等主要信息,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④②①③
    (2)①珍视汉字,敬重中国汉字文化;②通过读书、看电视等渠道了解汉字背后隐藏的传统内涵;③读准字音,规范书写汉字。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
    1.把握材料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
    2.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3.将筛选出来的信息再和题干要求进行比对,然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阐述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 下一篇:谒金门·春半
  • 【推荐文章】

  • 游子吟 题李凝幽居

    【原文】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

  • 水仙子·寻梅

    【原文】 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

  •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原文】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

  • 雨雪曲

    【原文】 雨雪曲 江晖【1】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 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幽州新岁作

    【原文】 幽州新岁作 [唐]张说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嗟人事常无定,...

  • 【最新文章】

  •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
  • 橄榄
  • 清平乐①
  • 2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运动健身已经融入人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描绘傍晚时
  •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毛泽东在遵义会议
  • 28.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的美誉,古人在
  • 29.下面是某宾馆的消防安全疏散平面图,请简
  • 【材料一】手机下单、随叫随走、每公里1元…
  • 13.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
  • 6.学校某班级同学为组织红色研学活动,起草了
  • 长沙过贾谊宅
  • ①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始终不
  • ①《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