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春望

发布时间:2021年1月31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杜甫  文章ID:46723  浏览: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问题】
    9.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
    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
    10.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
    【分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写法的赏析。结合诗歌内容,逐项研读选项,找出理解有误的一项即可。
    A.有误,首联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不是家悲己的感情。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诗歌在尾联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点评】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意,理解情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享鄂州美好家园。”文明创建,人人有责
  • 下一篇:十年春,齐师伐我。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①.时,匈奴降
  • 【推荐文章】

  •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

    【问题】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和下面的两则【链接...

  • 望江南·幽州九日

    【原文】 望江南 幽州九日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

  • 九月九日

    【原文】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

  • 长门怨二首

    【原文】 长门怨二首 李白 其一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

  • 南柯子·春景

    【原文】 南柯子 春景 (宋)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⑴清...

  • 【最新文章】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共享鄂州美好家园。”文
  • 马三立梦露
  • 在一些发达国家,现金货币正逐漸转身走入历史
  • 阔里吉思,性勇毅,习武事,尤笃于儒术,筑万
  • 潘良贵,字子残,婺州金华人。以上舍释褐为辟
  • 送韩揆之江西
  • 搞美术理论的陈传席曾说过中国画若没有古意,
  • 渔家傲·秋思
  •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
  • 14.有人说:“读书之乐有三,不大惊则不大喜
  • 音乐性的美
  • 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
  • 冥冥寒食雨
  • ①课堂上,你身边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老花镜
  •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