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何陋轩记》(节选)

发布时间:2021年3月4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113  浏览:

【原文】
    《何陋轩记》(节选)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①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②之外。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④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⑤之以卉药,琴编⑥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⑦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注释】①守仁,指王阳明。②蔡:周时国名,在今河南南部。③上国:国都,④郁:阻滞。⑤莳(shì):载种。⑥琴编:琴书。⑦通都:四通八达的都市。

【问题】
    14.下列语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皆以予自上国而往”中的“以”字是“用”的意思。
    B.文中画横线句“将陋其地弗能居也”正确的停顿应为“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C.“予尝圃于丛棘之右”从文言句式上看是判断句。
    D.“以信孔子之言”和“无丝竹之乱耳”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都译为助词“的”。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
    16.结合文中第二个画横线的句子,概括选文与刘禹锡的《陋室铭》都是从哪些方面体现“陋室不陋”的。(至少答出两方面)(2分)

【参考答案】
    14.B
    评分说明:(2分)A“以”字是“因为”的意思。C是倒装句。D“以信孔子之言”的“之”字是助词“的”。“无丝竹之乱耳”的“之”字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主性。
    15.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
    评分说明:(2分)译对重点字词“予”“夷”“名”得1分,译句语言完整流畅得1分。
    16.居住环境优美,生活情趣高雅,交往人物不俗。
    评分说明:(2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参考译文:
    从前孔子想搬到九夷(偏远的地方)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偏僻落后。孔子说:“君子居住在那里,有什么偏僻的呢?”我因罪被贬龙场。龙场,在古蔡国属地以外的边远地区。人们都以为我从国都到这里,一定会嫌弃这里偏僻,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生活了十个月,过得安宁而快乐。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则非常阻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又阴暗潮湿。我曾在丛棘的后边开园种菜,老百姓纷纷砍伐木材,就在这地方建造了一座房子让我居住。我于是种上桧柏、竹子遮蔽它,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围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集增多了,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记了我是住在偏远的地方,于是给房子取名为“何陋”,用来伸张孔子的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醉翁亭记》(节选)
  • 下一篇:《苏州园林》和《中国石拱桥》(节选)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