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之。晏有精力,多

发布时间:2021年4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516  浏览:

【原文】
    刘晏初为转运使,独领陕东诸道,陕西皆度支领之。晏有精力,多机智,变通有无,曲尽其妙。【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①相望,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食货轻重之权,悉制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常以为:“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故必择通敏、精悍、廉勤之士而用之。”其场院要剧之官,必尽一时之选。故晏没之后,掌财赋有声色者,多晏之故吏也。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常以爱民为先。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蠲(juān)免,某月须若干救助,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不待其困弊、流亡、饿殍,然后赈之也。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晏专用榷盐法②充军国之用。晏以为官多则民扰,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鬻于商人,任其所之,自余州县不复置官。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转官盐于彼贮之。或商绝盐贵,则减价鬻之,谓之常平盐,官获其利而民不乏盐。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船十艘为一纲③,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数运之后,无不斑白者。
    晏为人勤力,事无闲剧,必于一日中决之,不使留宿,后来言财利者皆莫能及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二》)
    【注】①递:驿站。②榷盐法:食盐专卖法③纲: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

【问题】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白:报告。
    B.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    俟:依靠。
    C.应民之急,未尝失时    失:丢失。
    D.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息:休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晏以为官多【则】民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C.【其】江岭间去州县远者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D.运谷或至百馀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晏担任漕运使时,十分重视了解经济信息,控制各地物价,朝廷因而获利,也不用担心全国物价的暴涨暴跌。
    B.刘晏及时了解各地歉收的情况,灾情出现后立即奏请朝廷免除赋税,安排赈济灾民,因而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C.刘晏利用食盐专卖的方式,收购盐户所产之盐转卖盐商,虽然盐乡之外不再另设盐官,但食盐供应也能调度得当。
    D.刘晏认为应依据各条河流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段漕运,建造运船,训练漕卒,从此每年安全运送谷物有时多达百余万斛。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常以厚直募善走者,置递相望,觇报四方物价。(3分)
    译文:
    (2)丰则贵籴,歉则贱粜,或以谷易杂货供官用。(3分)
    译文:
    (3)船十艘为一纲,使军将领之,十运无失,授优劳,官其人。(3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A。(B项应为“等待”,C项应为“耽搁”,D项应为“增长”。)
    5.A。(A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译为“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B项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在”;C项两个“其”都是代词,译为“那,那些”;D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
    6.B。(刘晏预先奏请朝廷,而非灾情出现后奏请朝廷。)
    7.(1)常以优厚的报酬招募善于奔走的人,并设置驿站远近相望,来打探并报告各地的物价。(全句译对得2分,“厚直”译对得1分。)
    (2)丰收时就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时就用低价卖出粮食,或者用粮食交换其他各种货物供给官府使用。(全句译对得2分,“易”译对得1分。)
    (3)将十艘船编为一纲,让军将带领着,运送十次未出现闪失,就给予优厚的慰劳,让此人做官。(全句译对得2分,“官”译对得1分。)
    附:文言文《刘晏传》参考译文
    刘晏起初担任转运使,只管理陕东一些地方,陕西各道全由度支主管。刘晏精力充沛,机智过人,善于灵活地处理多变的事情,办得恰到好处。他常以优厚的报酬招募善于奔跑的人,安排他们轮流交替地观察(并安置前后相望的驿站),以了解和报告各地的物价。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要不了几天时间就都能传达到转运官署来。各地粮食和货物价格变化情况的权衡比较,(他把钱粮方面孰轻孰重的权变,全部控制在手中)完全被控制在他的掌握之中,朝廷因此获利,而全国各地也没有物价暴涨暴跌的忧虑。他常主张:“要想办理好各项事务,关键在于用人得当。所以,必须选择通达敏捷、精明强干、廉洁勤勉的人,对他们加以任用。”他所管辖的交场、船场、巡院等处,凡是担任要职、处理繁难事务的人,必定是当时选拔出来的得力人员。所以,在刘晏去世之后,掌管财赋的有名人物,多数是刘晏旧日的属下。刘晏还认为天下户口不断增多,那么赋税的收入来源就自然会更广,所以他在理财时常把爱护百姓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他在许多地方分别设置掌管巡察的官吏,每十天、一个月,都要写出当地州县雨雪丰歉情况,报告给转运使官署。丰收了,官府用高价收购粮食;歉收了,就用低价卖出粮食,或者用谷物交换农民手中的其他货物来供给官府使用。各地负责巡察的官员一旦发现有歉收的苗头,就要先报告,申明到了某个月份必须减免赋税,到了某个月份必须提供救助。到了那个时间,刘晏不等待那些地方州县的官员提出申请,就及时奏请朝廷实施。刘晏应对百姓的急迫要求,从未没有耽误过时间,他不会等到那些百姓困窘至极、四处流亡、已经饿死,然后再去赈济他们。因此,他管辖下的地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住户和人口都有很大的增长。
    刘晏用食盐专卖法获得的利润作为国家军事的费用。刘晏认为官吏多了百姓就会受到骚扰,所以他只在产盐的地方设置盐官,收购盐户煮熬的盐转卖给盐商,任他们贩运到各地去卖,其他不产盐的地方不再设置盐官。那些处在江岭之间距离产盐地很远的地方,就转运官盐贮存在那里。有时盐商不来盐价升高,官府就减价把盐卖给百姓,叫做“常平盐”。这样一来,既让官家获得了其中的利润又让百姓不再缺乏食盐。
    刘晏认为长江、汴水、黄河、渭水的水流缓急各不相同,他依据各处的不同特点,因利乘便,分别制造运送谷物的船只,训练漕运的士卒,长江的船抵达扬州,汴水的船只运抵河阴,黄河的船只运抵渭水流入黄河的河口,渭水的船只运抵太仓,各地段之间都在水边设置粮仓,由上一段转送给下一段。自此,每年运送谷物有时达到一百多万斛,没有一斗一升在水中沉没。刘晏将十艘船编为一组,叫一纲,让军将带领,运送十次未出现闪失,便给予优厚的慰劳,让此人做官。屡次运送以后,运送者便没有不是头发灰白的人了。
    刘晏为人勤奋努力,事务不论平常还是紧急,一定要在一天之中处理完毕,不让它们滞留过夜,后来讲论财利的官员没有能够赶得上他的。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平衡性基本特质
  • 下一篇:别薛华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