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杜甫《后游》赏析

发布时间:2021年4月2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7897  浏览:

【原文】
    后游
    杜甫①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①杜甫于上元二年(761)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我们学过的《客至》一诗也写于这一时期。

【赏析】
    此诗前四句回应往日之游而写今日之游,后四句写观景减愁之感。全篇景象鲜明,理趣盎然。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寺和桥都是曾游之地,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两句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词的“寺”和“桥”提到动词谓语“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景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后游在感情上的深进。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头两句从写诗人对“寺”、“桥”有情,这两句转入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真可谓人有意,物有情。细味这两句诗,是很有含蕴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正如清人薛雪说“花柳自无私”,“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一瓢诗话》)。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在概叙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象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这两句表明了时间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润字从薄字看出,暄字从迟字看出,写景极细。”(《杜诗镜诠》引张上若评)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全诗以感慨作结。看了如此美好的景色,在外作客的愁闷完全减消了,除了这儿还要往哪儿去呢?表面看来好象仍是赞美这儿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
    这首诗写得表面豁达,实则沉郁,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出之。正因为如此,感人更深。诗采用散文句式,而极为平顺自然。这一种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王驾《雨晴》赏析
  • 下一篇: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赏析
  • 【推荐文章】

  • 王驾《雨晴》赏析

    【原文】 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

  • 如何写成长故事

    如何写成长故事 张书华 每个人的心中总有一些无法抹去的伤痕,也有一些无法逝去的感...

  • 运用成语也要注意“性别”

    运用成语也要注意 性别 李占方 人有性别,成语也有 性别 。因此,我们在运用成语时,...

  • 司空曙《江村即事》赏析

    【原文】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赏析

    【原文】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 杜甫《阁夜》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阁夜①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

  • 【最新文章】

  • 王驾《雨晴》赏析
  • 苏轼《荀卿论》原文、译文
  • 那水,那楼,那人――赏析彭学明《边城》的画
  • 绘色,绘态,绘情――赏析彭学明《边城》的写
  • 什么是慎独
  • 《去者日以疏》赏析
  • 张养浩《【中吕】普天乐·大明湖泛舟》赏析
  • 如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 写景要写出特点来
  • 如何写成长故事
  • 品读名著——《小王子》
  • 品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运用成语也要注意“性别”
  • 杨果《[越调]小桃红》赏析
  • 林则徐《戏为塞外绝句(之六)》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