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郎士元《柏林寺南望》赏析

发布时间:2021年9月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1273  浏览:

【原文】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赏析】
    郎士元,字君胄,是中唐大历年间(766年—779年)的知名诗人。他的《柏林寺南望》一诗,通过写登临柏林寺南望见到壮美的远山图景,表达了无限风光往往就在幽僻难行之处的人生感受。
    全诗的结构依次是:溪上闻钟——微径度林——青山白云——西南诸峰。前三句如一水曲折流来,到第四句方才水落潭中。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登临柏林寺的经过。首句说诗人从溪上乘舟来游,远远地就听到了此寺的钟声。“精舍”,在此指僧人的居所柏林寺。“遥闻精舍钟”,点明了诗人来游的目的地,也写出了此寺对诗人的吸引力。第二句说诗人泊舟上岸,沿着山间小路向上攀登,穿越过一大片幽深的松林,终于到达了柏林寺。从“微径度深松”,可以想见此寺地点的幽僻和诗人登临的艰辛。接着诗人在诗的第三、四句就写寺前南望。从诗题中“南望”二字,可知柏林寺当是筑在北面的山岭上的,故不能远望四周,只能南望。而从第三句的“霁后”二字,则知在诗人登临前此地曾下过一场雨。诗人在历尽艰辛后立在寺前向南眺望,视野顿时从近景的幽昧中转为开阔,一幅壮美的远山图景尽收眼底:雨过天晴,远处山岭显得格外青翠,山峦间白云缭绕,西南边的四五座山峰兀然突起,就像是那飘动的白云描画出来似的。诗的第三句,以“青山”和“云”来概括地涂抹出“霁后”远山的壮丽。而第四句,则重点描绘出“西南四五峰”的隽秀,一个“画”字,写出了云彩的灵动和山峰的美妙,更传达了诗人登高远眺,难得望见无限风光的惊奇和喜悦之情。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赏析
  • 下一篇:温庭筠《赠少年》赏析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论题阐述】 奋斗 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为了目标去努力行动。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很大...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海王星上为什么风暴不断

    在我们的心目中,风暴多起源于太阳的热力:阳光使大气和海水受热,造成空气对流而刮...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最新文章】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 陶渊明《答庞参军》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 垃圾分类的作文素材
  • 如何写作文——一次奇特的比赛(想象作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自人格,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人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人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叙事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景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今天我来画美景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写好日记之斑斓校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