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8013  浏览:

【原文】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臣光曰: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固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选自《资治通鉴》)

【问题】
    1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上无阿私之失    偏袒
    B、国家无虞,利及后世    欺骗
    C、而急趋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催促
    D、数尝窘辱我    屡次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
    皆【以】美于徐公
    B.恐又【见】见平生过失及诛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C.【故】即相聚谋反耳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为】其功多,故不忍
    有决渎于汤武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13、下列各项分别属于“谋反的原因”和“平息的措施”的一项是(    )
    A.陛下起布及,以此属取天下
    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
    B.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害至今
    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
    C.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
    D.而所诛者皆平生所仇怨
    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14、下面是对《史记》原文和司马光的评论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良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发现了因封功臣而带来的政治危机,并抓住机会,向刘邦作了入情入理的分析。
    B、面对危机,刘邦能虚心听取张良的谏言,勇于在下属面前暴露自己的内心,并立即采取了有力措施,使危机得到了化解。
    C、司马光认为,刘邦在取得天下的过程中是爱憎分明的,只是因为手下人有时不够公正,才造成了某些大臣心理上的不平衡。
    D、司马光认为,张良因为目睹刘邦治国举措中有失公允之处,才借机讽谏,为国家消除了危机,称张良是一个善谏之臣。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
    译文:
    ②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译文:

【参考答案】
    11、B(“虞”:忧患,)
    12、C(均作“所以”解)
    13、C
    14、C(“手下人有时不够公正”不合文意)
    15、①所以张良想利用此事进献忠言来改变皇帝的用意。
    ②您平生最憎恨、群臣都知道的人中谁最突出?
    参考译文:皇帝(汉高祖刘邦)已经封赏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其余的日日夜夜争论功劳,不能决定,还没有进步封赏皇帝在洛阳的南官,从复道上看见许多将军常常一起坐在沙地上说话。皇帝说:“这是在说什么呀?”留侯(张良)说:“您不知道吗?这是在商量谋反呀!”皇帝说:“现在天下还算安定,为什么要谋反呢?”留侯说:“您以普通百姓的身份起家,靠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皇帝,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的老朋友和您所亲近喜爱的人,所杀的都是您的仇人和怨恨的人。现在军队的官吏们计算功劳,认为不可能都封遍;这些人害怕您不能够将他们都封到,还担心被您怀疑曾经有过失而被杀掉,所以就一个个聚集在一起商量谋反了。”皇帝于是担忧说:“那怎么办呢?”留侯说:“您平生最憎恨、群臣都知道的人中谁最突出?”皇帝说:“雍齿与我有宿仇,曾经多次使我陷入困境,受到侮辱;我想杀他,但因为他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紧封赏雍齿给群臣们看,群臣们见雍齿被封赏就一个个定下心来了。”于是皇帝就办了酒席,封雍齿为什方侯;并且马上催促丞相、御史们评定功劳,实施封赏。群臣们喝完酒,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被封上了侯爵,我们就不用担心了。”我司马光认为:张良是高帝的谋臣,把心腹之事交给他,恐怕本来就应当知无不言,哪有听到了将领们要谋反,还要等高祖偶然亲自看见才和高帝说呢?大概是商帝刚刚得到天下,多次凭着个人的爱憎来实施封赏和杀戮,也许有时损害了执法的公正性,大臣们往往产生了怨恨和担忧的心理,所以张良想利用此事进献忠言来改变皇帝的心意,使皇帝没有徇私的过失,大臣没有猜测的心思,国有没忧虑,好处延续到后代。像张良那样的人啊,可以说是善于进谏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花街
  • 下一篇:喜欢苏东坡(节选)
  • 【推荐文章】

  • 登金陵凤凰台

    【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

  • 题大庾岭北驿①

    【原文】 题大庾岭北驿① 【唐】宋之问 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③未已,...

  • 苏秀道中

    【原文】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

  • 蝶恋花

    【原文】 蝶恋花 欧阳修 腊雪初销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睡起夕阳迷醉眼。新...

  • 金陵酒肆留别

    【原文】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

  • 如梦令

    【原文】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

  • 【最新文章】

  • 解读凉州
  • 湖岸上那棵五针松
  • 咏贫士(其一)
  • ①庄烈帝初在位,锐意图治,数召见群臣论事。
  • 在西方,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
  • 与陌生人交流
  • 大命
  • 雪中芭蕉
  • 刘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
  • (甲)凉州词 (乙)从军行
  •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
  • (5)李清照《渔家傲》中“【 】”一句,写的
  • 9.阅读《水浒传》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 保持心灵的澄澈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