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到底是苏东坡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潘向黎  文章ID:48377  浏览:

【原文】
    到底是苏东坡
    潘向黎
    ①与茶有缘的文人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受惠于茶,茶滋润了他的人生,是人应该感谢茶。而有的人,他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提升了茶,对茶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升华之功,这就是茶该感谢人了。苏东坡就是后者,而且是后者中的代表。
    ②我喝茶时最经常想起的古人,大概就是苏东坡。“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多么清爽悦目的色彩和细致鲜活的食欲美;“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乳生玑珠”,“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可见他对好茶的重视,对水质、火候的讲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不是茶道中人,无法捕捉到如此稍纵即逝的变化和作出如此传神的刻画;“何需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认为荼可祛病强身,还可以洗瘴气,对茶的认识非常深入;至于“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这一句,在我看来,这就是关于“茶”最本质最哲学的理解和最生动最精练的概括了。
    ③口口口口——他梦见和诗僧参寥子饮茶作诗,九年后两人相见,发生了和梦中完全相同的一幕:参寥子用新凿得的泉水、钻新火、烹新茶来招待他。茶墨之辩——司马光故意为难苏东坡,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故同爱两物?”苏东坡回答:“名茶与妙墨俱香。”口口口口——在杭州任通判时,故人赠他新茶,为了不辜负好茶,他写诗向当时在无锡为官的友人求赠惠山泉水:“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④在宜兴看到提梁式的紫砂壶,会想到这是苏东坡设计的,遥想他用这种壶烹茗论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心头都会感到一阵暖意;在杭州看到著名的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会赞叹苏东坡这两个比喻之妙,流传之广,再赞叹绝世才华和西湖美景的珠联璧合。他还发明了茶汤漱口健齿法——“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治。肉在齿间,消缩脱出,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确实大有道理。
    ⑤他同情茶农,抨击官僚们昔贡荔枝、今贡新茶,残民邀宠的可耻行为,更嘲讽以茶钻营权门、讨好媚上的小人行径——“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
    ⑥东坡一生足迹遍及各地,虽然是连遭贬谪,但是他强大的心灵力量使他超越现实泥潭,乐观旷达的性格使他随遇而安,不但对各地风物见多识广,同时也得以“尝尽溪茶与山茗”,加上朋友们知道他爱茶至深,也纷纷赠茶给他或以好茶留待,彼此切磋茶道,更使苏东坡深得茶中三味,领略了茶中最高境界。
    ⑦即使是伟大的人,也无法战胜时间。晚年的东坡,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时对茶精益求精——“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缄封勿浪出,汤老客未佳”,到了久经风波、看淡生死之时,这些风雅的习惯、细致的讲究都被一种大的境界取代了,那就是不执著、不固执、不拘泥,一切听其自然。哪怕是故人千里迢迢寄来的上等好茶,被不谙此道的老妻稚子按照北方习惯“一半已入姜盐煎”,他也毫不以为意,反道:“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好一个“人生所遇无不可”!还有什么茶喝不得,甚至喝不喝茶又有什么要紧呢?人生至此,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⑧痴迷时,他深得茶中三味,等到他看淡时,一放下就是如此开阔通透的境界。苏东坡到底是苏东坡!
    (选自2007年4月6曰《新民晚报》,有改动)

【问题】
    16.第②段,作者说“我喝茶时最经常想起的古人,大概就是苏东坡”。通观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想起苏东坡而不是其他古人?(4分)
    17.仿照第③段画线处的“茶墨之辩”,在文中的方框处各填上一个4字句,以概括下文所叙事件的主旨。(4分)
    18.在文中,苏东坡对茶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19.请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对文末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6.①因为苏东坡写了许多关于茶的美妙隽永的诗词;
    ②苏东坡有许多与茶相关的逸事;
    ③苏东坡对茶有各种独到的创见和贡献;
    ④苏东坡有着和茶相通的清洁精神。
    (分别概括②~⑤段的段落大意)
    18.年轻时:①对茶精益求精,重视好茶,讲究水质,火候;
    ②认为茶可以祛病强身,洗瘴气;
    ③连遭贬谪时,深得茶中三味,领略茶中最高境界;
    ④晚年时:不执著、不固执、不拘泥,一切听其自然。
    19.内容上:说明了对茶的态度的变化。苏东坡痴迷时,深得茶中三味;看淡时,有开阔通透的境界,从而深化了苏东坡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提升了茶这一观点。
    形式上:结尾总结全文,以抒情的语调点题口题文照应,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己亥杂诗
  • 下一篇:为了让“人工造人”的神话变为现实,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模仿”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