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到底是苏东坡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作者:潘向黎  文章ID:48377  浏览:

【原文】
    到底是苏东坡
    潘向黎
    ①与茶有缘的文人很多,其中大多数,是受惠于茶,茶滋润了他的人生,是人应该感谢茶。而有的人,他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提升了茶,对茶可以说是有知遇之恩、升华之功,这就是茶该感谢人了。苏东坡就是后者,而且是后者中的代表。
    ②我喝茶时最经常想起的古人,大概就是苏东坡。“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多么清爽悦目的色彩和细致鲜活的食欲美;“磨成不敢付童仆,自看雪乳生玑珠”,“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可见他对好茶的重视,对水质、火候的讲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不是茶道中人,无法捕捉到如此稍纵即逝的变化和作出如此传神的刻画;“何需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同烹贡茗雪,一洗瘴茅秋”——认为荼可祛病强身,还可以洗瘴气,对茶的认识非常深入;至于“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这一句,在我看来,这就是关于“茶”最本质最哲学的理解和最生动最精练的概括了。
    ③口口口口——他梦见和诗僧参寥子饮茶作诗,九年后两人相见,发生了和梦中完全相同的一幕:参寥子用新凿得的泉水、钻新火、烹新茶来招待他。茶墨之辩——司马光故意为难苏东坡,说:“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陈,茶欲重,墨欲轻,君何故同爱两物?”苏东坡回答:“名茶与妙墨俱香。”口口口口——在杭州任通判时,故人赠他新茶,为了不辜负好茶,他写诗向当时在无锡为官的友人求赠惠山泉水:“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④在宜兴看到提梁式的紫砂壶,会想到这是苏东坡设计的,遥想他用这种壶烹茗论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心头都会感到一阵暖意;在杭州看到著名的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会赞叹苏东坡这两个比喻之妙,流传之广,再赞叹绝世才华和西湖美景的珠联璧合。他还发明了茶汤漱口健齿法——“除烦去腻,不可缺茶,然暗中损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治。肉在齿间,消缩脱出,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确实大有道理。
    ⑤他同情茶农,抨击官僚们昔贡荔枝、今贡新茶,残民邀宠的可耻行为,更嘲讽以茶钻营权门、讨好媚上的小人行径——“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
    ⑥东坡一生足迹遍及各地,虽然是连遭贬谪,但是他强大的心灵力量使他超越现实泥潭,乐观旷达的性格使他随遇而安,不但对各地风物见多识广,同时也得以“尝尽溪茶与山茗”,加上朋友们知道他爱茶至深,也纷纷赠茶给他或以好茶留待,彼此切磋茶道,更使苏东坡深得茶中三味,领略了茶中最高境界。
    ⑦即使是伟大的人,也无法战胜时间。晚年的东坡,对茶的态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时对茶精益求精——“沙溪北苑强分别,水脚一线争谁先”,“缄封勿浪出,汤老客未佳”,到了久经风波、看淡生死之时,这些风雅的习惯、细致的讲究都被一种大的境界取代了,那就是不执著、不固执、不拘泥,一切听其自然。哪怕是故人千里迢迢寄来的上等好茶,被不谙此道的老妻稚子按照北方习惯“一半已入姜盐煎”,他也毫不以为意,反道:“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好一个“人生所遇无不可”!还有什么茶喝不得,甚至喝不喝茶又有什么要紧呢?人生至此,真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⑧痴迷时,他深得茶中三味,等到他看淡时,一放下就是如此开阔通透的境界。苏东坡到底是苏东坡!
    (选自2007年4月6曰《新民晚报》,有改动)

【问题】
    16.第②段,作者说“我喝茶时最经常想起的古人,大概就是苏东坡”。通观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想起苏东坡而不是其他古人?(4分)
    17.仿照第③段画线处的“茶墨之辩”,在文中的方框处各填上一个4字句,以概括下文所叙事件的主旨。(4分)
    18.在文中,苏东坡对茶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19.请从形式和内容方面对文末的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6分)

【参考答案】
    16.①因为苏东坡写了许多关于茶的美妙隽永的诗词;
    ②苏东坡有许多与茶相关的逸事;
    ③苏东坡对茶有各种独到的创见和贡献;
    ④苏东坡有着和茶相通的清洁精神。
    (分别概括②~⑤段的段落大意)
    18.年轻时:①对茶精益求精,重视好茶,讲究水质,火候;
    ②认为茶可以祛病强身,洗瘴气;
    ③连遭贬谪时,深得茶中三味,领略茶中最高境界;
    ④晚年时:不执著、不固执、不拘泥,一切听其自然。
    19.内容上:说明了对茶的态度的变化。苏东坡痴迷时,深得茶中三味;看淡时,有开阔通透的境界,从而深化了苏东坡的智慧和才华照亮了茶,提升了茶这一观点。
    形式上:结尾总结全文,以抒情的语调点题口题文照应,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己亥杂诗
  • 下一篇:为了让“人工造人”的神话变为现实,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模仿”
  • 【推荐文章】

  • 柳梢青·岳阳楼

    【原文】 柳梢青 岳阳楼 戴复古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重阳

    【原文】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

  • 次韵孔宪蓬莱阁

    【原文】 次韵孔宪蓬莱阁【1】 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

  •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原文】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

  • 【最新文章】

  • ①公孙贺字子叔,北地义渠人也。贺祖父昆邪景
  • 7月22日8点我国长江流域将出现日全食。太阳物
  •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
  • 柳梢青·岳阳楼
  •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
  • 【甲】余幼时即嗜学。 【乙】承宫①,琅邪②
  • 熬夜为何伤身
  • 文本一:月到天心 文本二:人物介绍 文本三:
  • 28.阅读下面《儒林外史》片断,根据提示填写
  • 29.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盘点”
  • 18.根据下面对话,补全书信内容,100字左右。
  • (4)晏殊《浣溪沙》中的“【 】,【 】”被
  • 项籍不肯竟学
  • 会飞的太阳
  • 初中四年我们读过许多名作名篇,认识了许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