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8384  浏览:

【原文】
    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卷,教训子侄,皆以明经自达。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其诸儒异说,亦皆详究焉。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治书侍御史皇甫诞一时朝彦①,恒执弟子之礼。适至南台②,遽饰所乘马,就学邀屈。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经数年,盗者向乡人说之,始为远近所悉。邻家筑墙,心有不直,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文诩尝有腰疾,会医者自言善禁③,文诩令禁之,遂为刃所伤,至于顿伏床枕。医者叩头请罪,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每闲居无事,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以如意④击几自乐,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焉。终于家,年四十。乡人为立碑颂,号曰张先生。
    [注]①朝彦:朝廷中有才学和德行的人。②南台:官署名。③禁:施禁咒语。④如意:一种象征吉祥的物品。
    (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

【问题】
    10.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恒执弟子之礼    执:施,行
    B.意在不因人以自致也    致:招来
    C.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堵:墙
    D.会医者自言善禁    会:恰逢
    11.下列句子能够分别直接表现张文诩淡于功名和为他人着想的一项是(    )
    ①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文诩每牵马步进,意在因人以自致也
    ②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焉/其掩人之短,皆此类也
    ③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文诩遽遣之,因为其隐
    ④州郡频举,皆不应命/文诩因毁旧堵以应之
    ⑤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
    ⑥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谓妻子曰:“吾昨风眩,落坑所致。”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诩的父亲为人清正,家中藏书颇丰,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最终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
    B.张文诩博览文籍,隋文帝招揽天下名儒硕学之士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极力延请张文诩担任太学博士。
    C.张文诩淡泊名利,志不在仕,多次推辞做官,并很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希望自己有美名传世。
    D.张文诩博学多闻,不慕名利,善解人意,处处为他人着想,并常常以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深受同乡爱戴。
    13.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共10分)。
    (1)每好郑玄注解,以为通博(2分)
    译:【    】
    (2)其门生多诣文诩,请质凝滞,文诩辄博引证据,辨说无穷,唯其所择。(4分)
    译:【    】
    (3)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4分)
    译:【    】

【参考答案】
    10.B(应为“到达”)
    11.C(②中有“时人方之闵子骞、原宪焉”不是直接表现;③中的“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不是表现“淡于功名”。⑤中的“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不是表现“淡于功名”)
    12.B(是“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被延请担任了太学博士,而不是张文诩”)
    13.(1)(张文诩)常常喜欢郑玄的注解,认为他的注解通达广博(2)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的学生大多到张文诩处,请教询问疑惑不通的地方。张文诩就旁征博引,辩论解说没有穷尽,任随学生选择。(3)曾经有人在晚上偷割张文诩的麦子,张文诩看见后就有意回避,盗者于是感动醒悟,放下麦子就向他道歉认错。
    文言文译文:张文诩,河东人。他的父亲张琚,开皇中年担任洹水县县令,凭着清廉正直而闻名。家中藏书几千卷,喜欢读书并教育自己的子侄辈,使他们都因为明晓经书而通达。张文诩博览群书,特别精通《三礼》,对那些《周易》《诗》《书》以及《春秋三传》,也都通晓熟悉。常常喜欢郑玄的注解,认为他的注解通达广博,而对那些儒家各学派不同的学说,也都仔细研究。隋文帝招揽天下有名望、学问渊博的学士时,其中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被延请担任了太学博士。当时,张文诩在太学游学,房晖远等没有谁不推崇他佩服他,太学内都一致称赞他有学识,都尊崇、仰慕他。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的学生多到张文诩处,请教询问疑惑不通的地方。张文诩就旁征博引,辩论解说没有穷尽,任随学生选择。治书侍御史皇甫诞是当时朝廷中有才学有德行的人,他为人谦恭,常常行弟子的礼节。他刚到南台,马上装饰自己所乘的车马,屈驾到太学邀请张文诩。张文诩每次都牵着马前往,想不靠别人来请而自己到那里。右仆射苏威听说了他的名声,于是就召见他,与他畅谈,非常高兴,劝说他当官。张文诩的志向不在官场,因此坚决谢绝了。仁寿末年,太学被废弃。张文诩就拄着拐杖回到家,以灌园为业。州郡频频举荐他,他都没有赴命。张文诩侍奉母亲因为孝顺而闻名。在自己的乡里,他常常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乡党也因此改变了乡里一些风气习俗。曾经有人在晚上偷割张文诩的麦子,张文诩看见后就有意回避,盗者于是感动醒悟,放下麦子向他道歉认错。张文诩宽慰他并告诉他,自己发誓一定不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并坚决让他将割下的麦子拿去才离开。几年之后,盗者向同乡说起这件事时,才被远近的人所知道。邻家修墙,心思不正,总想多占一点地,张文诩于是就毁弃旧墙来顺应他。张文诩曾患有腰疼病,正碰上一个行医的说施禁咒语之后就能病愈。张文诩就让他为自己施咒,竟被刀所伤,以致于卧床休息。医者向张文诩磕头请罪,张文诩却立刻让他走了。为了替他隐瞒,对妻子和孩子说:“我昨晚头晕,掉在坑里把腰弄伤了。”他就是这样替别人掩盖过错。州县认为他一直比较清贫,想对他加以赈济抚恤,他却拒绝不接受。常常闲在家里无事时就从容长叹说:“衰老渐渐来临,我恐怕不能树立好的名声了。”就用如意敲打案桌来自娱,当时人们把他比作闵子骞、原宪。最后死在家中,年仅四十岁。同乡为他立碑赞颂他,并称他为张先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为了让“人工造人”的神话变为现实,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模仿”
  • 下一篇:圆明园失梦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