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圆明园失梦

发布时间:2021年5月1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边芹  文章ID:48385  浏览:

【原文】
    圆明园失梦
    边芹
    儿子忽然提出要去圆明园。很多年没去了,最后一次去是十年前。
    当时废墟已被围了起来,建起了门脸儿,正式收费了。不知为什么,八十年代中期之后,北京很多机构都修起了大而无当、毫无美感、千篇一律的门脸儿,好像大就是美。圆明园也修了个门脸儿,自然是为了收费。但一下子把个与众不同的园子,完全改变了。记得那次去,不愿意去走那个修得堂而皇之的“公园大门”,为了不破坏大学时留下的印象,决定走园后穿林子的小路。林子依旧,小路依旧,正是夏季,荷塘青草,蜻蜓蜉蝣;薄暮后,只闻鸟声,不见人迹,凄美依旧。然而再往前走,走进被圈起来的圆明园,情景就不同了。静谧的福海,已变成了游湖,各种游船在上面穿梭往来。如果单单只是双桨小舟倒也不失其美,但为了赚钱,连小摩托艇也是马达声声。我们离开城市的喧嚣,是来寻找这新的热闹吗?
    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圆明园的意义在于它记载着我们的历史,我们的耻辱。你可以修一百个游乐城,但圆明园只有一个!
    这次带儿子去,我还是选择了那条林间小路。但一路走过去,已是满目疮痍。最触目惊心的是垃圾,到处是垃圾!荷塘已是荒草凄凄,水面漂浮着塑料袋、包装纸。有的地方垃圾堆成了小山,阵阵腐臭。“美”已无踪可寻。门票八元一张,但进入“园”内,一切均另要收费。高音喇叭在招揽游客去玩儿童赛车。到处建起了临时房子以售货。几处小废墟,大概是没有收益,倒真是荒废着,衰草丛生,雨水淤积。在如此庄严的废墟旁,出租古装照相,实在是很滑稽。我想,要不了多久,还会有更多的饭馆、商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沉默的废墟将在一片叫卖声中失去它的美,它的意义。
    为什么要修复圆明园?修复了,历史那沉痛的一页就能翻过吗?我们民族的耻辱就可以忘记吗?把历史留给历史吧。庞贝城能去修复吗?希腊人是否也应该把雅典的巴特农神殿修复?新可能是美,大可能是美,热闹可能是美,但旧、残、凄清不也是一种美吗?
    把圆明园“开发”成这样具有“商业价值”,这跟出卖文物去赚钱有什么两样?
    几日后,我回南京省亲。每日在家陪父母。母亲问我要不要出去玩。我想到城市里整天是喧嚣,到处是灰尘,便说只想到一处有树有水的清静所在走走。我母亲说现在这种地方很难寻。我问雨花台怎么样?小时候每年清明节都去的。母亲说,现在也围起来要六元一张门票了。
    我不想再来一次“圆明园失梦”了。我问母亲附近有什么地方可以走走。她说有一个很小的郑和公园。于是在一个欲雨不雨、闷热的下午,我们去了。
    这原是个以郑和纪念馆为主,有小桥、流水、假山的旧式花园。但不幸的是,它也被改造得向商业娱乐园发展。原来的一片松林被砍掉,铺了一大片白煞煞的水泥平台,说是辟成了舞场。
    再往里走,郑和的故居(现为展览馆)却是一片残败。大概是从无人来参观,里面灯都懒得打开,冷清异常。大概此屋已成为看管人的半个家。可一转进后花园,嘈杂喧闹扑面而来。原来,回廊上支起了十几张麻将桌。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

【问题】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圆明园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答:【    】
    17.“我们正在失去我们的梦”中的“梦”指的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
    18.文章的标题是“圆明园失梦”,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雨花台和郑和公园?(6分)
    答:【    】
    19.结合你对史实的了解谈谈作者为什么说“圆明园的美在于它的野、荒、残”?(4分)
    答:【    】

【参考答案】
    16.圆明园已由一个沉默的废墟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游乐园,已由一个教育人们不忘国耻的历史遗迹变成了一个招揽游客,只求赚钱的现代“商场”。
    17.这里的“梦”指爱国的情感,民族进步的理想,这句话警策着人们,如果将民族的耻辱,爱国的情感忘记,我们的民族还能强大吗?我们的国家还能昌盛吗?
    18.今日雨花台、郑和公园的变化,与圆明园的变化何其相似,我们不仅失梦于圆明园,而且失梦于雨花台、郑和公园以及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样写不仅没有冲淡主题,而且从更加深广的角度突出了主题,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19.圆明园废墟记载着我们的历史和耻辱,所以它“野、荒、残”,保留这一特点,是为了激励人们爱国、自强。它的美学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张文诩,河东人也。父琚,开皇中为洹水令,以清正闻。有书数千
  • 下一篇:文化要发展 环境需宽松
  • 【推荐文章】

  • 野望

    【原文】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原文】 蝴蝶效应 和 混沌理论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

  • 小鸟,你好

    【原文】 小鸟,你好 陆星儿 ①车子开出医院大门,我立刻摇下车窗,探出头,心飞翔了...

  • 南湖早春①

    【原文】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

  • 武陵春①

    【原文】 武陵春①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最新文章】

  • 野望
  • 孤独的守望
  •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
  • 游翠微峰记
  • 共享单车的“尴尬”
  • 家园
  • (9)x-j-p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蝴蝶效应”和“混沌理论”
  • 小鸟,你好
  •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
  • 13.下面内容出自《论语·公冶长》,选择其中
  •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宇宙中
  • 乡音
  • 辨《晏子春秋》
  •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