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而欧洲人却用石头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0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4875  浏览:

【原文】
    ①有个孩子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都是木结构,而欧洲人却用石头造屋?
    ②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当然不是中国人不会使用石头,也不是石材匮乏的缘故,从宫殿台基、栏杆到乡间的石板路、石拱桥,【华夏大地上到处都能找到关于石头的记忆】。反过来想,欧洲建筑以石头为主,也并非表示人家不懂木作手艺,更不是他们那片土地上缺少木材。早在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维特鲁威就在《建筑十种》中,记述了木材的采伐和加工。
    ③有一种解释是人类最初将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受制于技术条件,因为在金属工具的雏形阶段,处理木材相对显得容易……这种说法显然是把石头建筑的出现推置于木建筑之后,也就是说欧洲的建筑文明应该晚于中国。可是,想想那些希腊神庙(更不用说埃及金字塔),有关“最初”的自豪感不免令人生疑,其实这上边很难认定孰先孰后。
    ④问题抑或在于不同的人居理念?还真有那么一说。有人正是从木材的温润质感与石头冷冰冰中看出了不同的生活意趣。有人不惮其烦地论证木结构建筑如何暗合农耕文化的田园诗意,好像石头城堡只能充作吸血鬼骑士的文化符号。还有人把中国建筑匀称流畅的线条视如天地人的和谐之境,而把注重体积感和立面装饰的西方建筑看作是一味张扬等等。
    ⑤建筑史著作里经常充满了诸如此类似是而非的说法,前卫学者喜欢将传统文化与时尚趣味一锅乱炖,而这本身也成了一种时尚。难道人们真是为了观念而栖居?如果要打捞旧日的诗意,也该听听“约之阁阁,椓之橐橐”(《诗·小雅·斯干》)的歌吟,筑版夯土的农民工绝不会想着“回归自然”什么的,造屋正是为了避除风雨虫鼠之害,何曾成了风雅之赏?可是,真的没有主观因素吗?
    ⑥中国建筑为什么不用石头用木头,大人告诉那孩子,那是为了赶时间,不像你吃饭作业都磨磨蹭蹭。用石头造房子太慢,在古代光是石料加工和运输就是旷日持久的劳役。罗马彼得大教堂造了整整一百年,巴黎圣母院造了一百八十多年,而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前后耗时竟达六百年之久。神是永恒的,不妨天长地久耗下去。可是钟情于现世的中国人绝对等不起,尤其是中国的皇帝和官员们。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是一番大兴土木,嵯峨相接的宫殿一转眼就起来了,实在是靠了木结构的施工便利。换作西方人凿石垒堡的搞法,怕是皇帝等到死也住不进宫里。对了,皇帝死后的寝宫倒是万古永恒的石头建筑,他们大多即位之初就开始修造自己的陵墓,那档子破事可以搞上几十年。
    ⑦所以,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下诏营建新都。宇文恺奉诏,只用了短短的一年就建成了大兴城(长安)。而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营造宫殿只用了四年光景(精雕细刻的紫禁城也只用了十几年)。当然,造得快也毁得快。并不都是“楚人一炬”,戍卒未叫人心早已浮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重新洗牌的机缘,天变不足畏,风水轮流转,别说生不逢时没人给你机会。中国人以生命的尺度调谐做事情的节奏,并不是发觉落后于西人之后,才有了“大跃进”的思维。现在不也有把刚盖了十年十几年的大楼都炸了的事么?
    ⑧“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顶,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

【问题】
    1.(2分)第②段中“记忆”的含义是【    】。
    2.(4分)对本文理解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对于木结构建筑暗合农耕文化田园诗意的说法,作者给予了充分肯定。
    B.作者认为中国建筑线条匀称流畅,但不如西方建筑注重体积感和立面装饰。
    C.第⑤段画线句中的“时尚”指将传统文化与当下趣味糅合在一起的时髦做法。
    D.中国古代木建筑难以保存,原因在于频繁战争的破坏和木质材料的自身特点。
    E.统治者的急功近利不仅使宫殿建筑难以久存,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P.文末引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强调了要提升生命价值的主旨。
    3.(4分)对文章开头孩子的疑问,作者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不是因为建筑材料、【    】、【    】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    】。
    4.(2分)第⑥段列举罗马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建造过程的耗费时日,意在表达【    】。
    5.(4分)请联系高中语文教材中相关课文,谈谈你对文章结尾处“所以留不下城堞和穹顶,留下了一堆沉痛的文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辨《晏子春秋》
  • 下一篇:浣花溪记
  • 【推荐文章】

  • 九月九日

    【原文】 九月九日 崔善为(唐)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 淡黄柳

    【原文】 淡黄柳 姜夔 (原序)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①异,唯柳...

  • 次韵乐文卿北园

    【原文】 次韵乐文卿北园 陈与义 故园归计堕虚空,啼鸟惊心处处同。 四壁一身长客梦...

  •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

    【问题】 12.古人求学,尤重勤学苦读。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和下面的两则【链接...

  • 望江南·幽州九日

    【原文】 望江南 幽州九日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

  • 浪淘沙

    【原文】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

  • 【最新文章】

  •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棒举起来,只见松树
  •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随着医源性疾
  • 张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 岁暮归南山
  • 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
  • ⑤《鱼我所欲也》中,与“不食嗟来之食”同义
  • 3月19日,2015世界水日“点滴纯净,你我守护
  • 九月九日
  •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
  • 淡黄柳
  • 1米45的佐罗
  • 无线充电黑科技:磁共振技术
  • (一)至于负者歌于途 (二)徙知徐州。河决
  • 读古典诗词,会发现中国诗人词家少有写阳光下
  • 4.祥子因不喜欢虎妞而离开,不久又回来了;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