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宋蕾  文章ID:48479  浏览:

【原文】
    中国丝绸在罗马(节选)
    宋蕾
    考古学家在一些古罗马的石刻作品和陶器、绘画作品中,经常发现期中的任务都穿有透明的长袍,质料柔软。据专家考证,那就是丝绸。
    当时,丝绸对于罗马人而言充满了神秘。他们不知道丝绸是怎么制造的,又是从何而来的。罗马著名的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曾这样推测丝绸的来源:“丝茧是生在树叶上,取来用水湿一湿,理成丝,裁成衣服,光辉夺目。”
    汉武帝时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最远到达了安息和条支。安息即今天的伊朗。东汉和帝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曾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可到了波斯湾,临海欲渡,安息人却警告他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渡。若遇迟风,亦有两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最终放弃了渡海。其实,这是安息人为了保护他们在丝路上的利益,友谊阻止甘英前行。
    由于安息从中阻挠,在罗马,丝绸愈为神秘。汉代丝绸千里迢迢地被辗转卖到罗马之后,一磅生丝的价值12两黄金,是原产地的数百倍,以至于当时罗马人甚至将汉朝的丝织品拆分,然后再重新织成更薄的丝绸。而机器赋予的贵族、将军穷奢极欲,对新奢侈品酷爱有加。在挥霍浪费的气氛中,丝绸迅速席卷古罗马。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的资金。罗马元老院也多次通过禁穿丝绸的法令,但屡禁不止。
    最近,史学家认为,正是由于罗马人的过分贪求丝绸等东方奢侈品,才导致了罗马帝国的衰亡。此说虽有些夸张,但是可以说明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使东方文明发生了接触并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更多地更为廉价地获得中国的丝绸,罗马帝国便想避开丝绸陆路交通的最大障碍——安息国,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这终于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时实现了。罗马人在掌握了印度洋航路后,终于通过南海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之后,中国与罗间的陆上交通也打通了。
    唐代丝绸之路新的商路支线不断开辟,东罗马帝国、波斯的相对稳定,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迎来了繁荣时期。“丝绸之路”这个名称非常贴切恰当,因为丝绸不仅是这条陆上的主要商品,而且丝绸也正像一条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纽带。

【问题】
    5、下列关于中国丝绸在罗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刻、陶器、绘画作品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丝绸在古罗马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
    B.罗马学者老普林尼《自然史》中对中国丝绸的推测说明他们对中国丝绸了解甚少。
    C.由于安息国从中作梗,使得中国丝绸的在古代罗马人眼里显得愈加神秘和珍贵。
    D.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阻隔,汉代丝绸被辗转卖到罗马之时价格必然会变得很高。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安息国为了从丝绸贸易中获取更大利益,因此有意阻挠汉朝和罗马的直接通商。
    B.丝绸良好的质地、奢侈的社会风气,使罗马元老院禁穿丝绸的法令无法实行。
    C.古罗马想方设法和中国建立直接联系的原因在于获得更多的、更为廉价的丝绸。
    D.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后,古罗马通过航道与中国建立了直接联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丝绸意外地成了双刃剑,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也加速了它的衰败进程。
    B.看到罗马与中国建立了海路上的直接联系后,安息国也主动地打通了陆路交通。
    C.古罗马虽然与中国取得了直接联系,但生丝贵于黄金的价格并没有任何改变。
    D.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沟通的要道,它的繁荣取决于交往国的繁荣和稳定。

【参考答案】
    5、A(只能证明古罗马已经有中国丝绸,但不能证明“已经融入了百姓生活”。从下文可知,丝绸在古罗马穿用基本在贵族)
    6、D(原文是“在屋大维·奥古斯都执政时实现了“从海上和中国直接通商”,而不是“屋大维·奥古斯都发现了印度洋航路”)
    7、D(A项,“导致了古罗马的繁荣”在原文没有依据;B项,“安息国也就主动打通了陆路交通”在原文没有依据;C项,。“没有任何变化”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诉衷情
  • 下一篇:孙侔字少述,世吴兴人。父及,仕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侔方四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