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一次主客间的心灵对话——赏析吴伯箫《山屋》人称运用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1年5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8581  浏览:

    吴伯箫的《山屋》一文采用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描述,整篇文章仿佛就是一次主客间的心灵对话。
    文中“我”是山屋的主人,“你”就是“我”假象中邀请的客人,主人细心热情地向客人描述着居于山屋将会欣赏到山中景致和获得的审美享受。开头部分,主人满心欢喜地发出邀请,“倘若你来”,“你也会喜欢它的”。使山居之美具体可感,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比之单纯地直抒胸臆更能引发读者的认同感,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认可了自己就是文中的“你”,从而随着作者的引导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向客人介绍的过程,就是展现主人思想情趣的过程,正因为采取了这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作品获得了一种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

伯箫的《山屋》文章地址:
https://m.yuzhenhai.com/view/202105/48579.html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绘色,绘态,绘情――赏析彭学明《边城》的写景特色(300字左右
  • 下一篇:一曲多声部的天籁重奏——赏析吴伯箫《山屋》景物描写的特点
  • 【推荐文章】

  •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注释、译文、赏

    【原文】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①故道...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赏析

    【原文】 夏日题老将林亭①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

  • 唐庚《春日郊外》赏析

    【原文】 春日郊外 宋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

  • 罗隐《筹笔驿》赏析

    【原文】 筹笔驿① 罗隐②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

  • 刘过《贺新郎》赏析

    【原文】 贺新郎 宋 刘过 弹铗西来路①。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梦里寻秋秋不...

  • 叶梦得《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赏析

    【原文】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注]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

  • 【最新文章】

  • 一次主客间的心灵对话——赏析吴伯箫《山屋》
  • 古代度量单位
  •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 古诗文默写常见错别字
  • 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 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 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
  • 《去者日以疏》赏析
  • 孙光宪《上行杯》赏析
  • 米芾《望海楼》赏析
  • 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注释、译文、赏
  • 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赏析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赏析
  • 唐庚《春日郊外》赏析
  • 罗隐《筹笔驿》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