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草溪亭
作者:张岱 文章ID:48749 浏览:
【原文】
瑞草溪亭
张岱
瑞草溪亭为龙山支麓,高与屋等。燕客相其下有奇石,身执虆臿①,为匠石先,发掘之。见土葢②土,见石甃③石,去三丈许,始与基平,乃就其上建屋。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盖此地无溪也,而溪之,溪之不足,又潴之、壑之。【一日鸠工数千指,素性池之】,索性阔一亩,索性深八尺。无水,挑水贮之,中留一石如案,回潴浮峦,颇亦有致。燕客以山石新开,意不苍古,乃用马粪涂之,使长苔藓,苔藓不得即出,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之。一日左右视,谓此石案焉可无天目松数棵盘郁其上,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石不受锸,石崩裂,不石不树,亦不复案。燕客怒,连夜凿成砚山形,缺一角,又葢一礐què石补之。燕客性卞急,种树不得大,移大树种之,移种而死,又寻大树补之。种不死不已,死亦种不已,以故树不得不死,然亦不得即死。溪亭比旧址低四丈,运土至东多成高山,一亩之室,沧桑忽变。见其一室成,必多坐看之,至隔宿或即无有矣。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燕客看小说:“姚崇梦游地狱,至一大厂,炉鞴④千副,恶鬼数千,铸泻甚急,问之,曰:‘为燕国公铸横财。’后至一处,炉灶冷落,疲鬼一二人鼓橐,奄奄无力,崇问之,曰:‘此相公财库也。’崇寤而叹曰:‘【燕公豪奢,殆天纵也!】’”燕客喜其事,遂号“燕客”。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甲申,二叔客死淮安,燕客奔丧,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时人比之鱼宏四尽焉。【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虞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
[注]①虆臿:土筐、铁锹。②葢:同“盖”,根据语境,这里应理解为“挖”的意思。③甃
(zhòu):泛指用砖砌物。④炉鞴:火炉与鼓风吹火器。
【问题】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客相其下有奇石 相:察看
B.又呼画工以石青石绿皴之 皴:表现山石等的脉络纹理
C.二叔客死淮安 客:做客
D.甫三月又辄尽 甫: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为匠石先,发掘之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乃用马粪涂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燕客修建溪亭“穷奢极侈”行为的一组是(3分)
①屋今日成,明日拆,后日又成,再后日又拆,凡十七变而溪亭始出
②二叔业四五万,燕客缘手立尽
③遂以重价购天目松五六棵,凿石种之
④所积薪俸及玩好币帛之类又二万许,燕客携归,甫三月又辄尽
⑤故溪亭虽渺小,所费至巨万焉
⑥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反映燕客的穷奢极侈、挥金如土是通过写燕客修建瑞草溪亭的具体情形来实现的。
B.本文记录燕客生活,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晚明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一个侧面。
C.本文写燕客,除了写燕客的费力耗财之外,还用寥寥数语写了燕客发怒和急躁的性情。
D.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来塑造燕客的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态度。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虚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一日鸠工数千指,索性池之。
译文:【 】
②崇寤而叹曰:“燕公豪奢,殆天纵也。”
译文:【 】
【参考答案】
5、C(客:旅居他乡)
6、D(D两个“之”均为代词,这。A为:介词,替/动词,凝结成;B乃: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C以:介词,用/连词,用来)
7、C(②④是概述“燕客”耗费“二叔”财物的事实情况,不能说是燕客修建溪亭”穷奢极侈”的“行为”,并且,“燕客”耗费“二叔”的财物;不一定全都与“修建溪亭”有直接关系;⑤虽然说的是溪亭耗资巨大,但它是一种概说,而不是一种“行为”)
8、D(文章主要运用了夸张、讽刺的手法)
9、(1)溪亭住宅/一头造/一头改/一头卖/翻山倒水无虚日/有夏耳金者/制灯剪彩为花/亦无虚日/人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可发一粲
(2)①一天,(燕客)聚集民工数千人,索性把它挖成水池。(采分点:“鸠”、“指”、“池”)
②姚崇醒后叹息道:“燕公的豪奢,恐怕是老天的纵使。”(采分点:“寤”、“殆”、“纵”)
参考译文:
端草溪亭是龙山的支麓,亭高与房屋相等。燕客看到它的下面有奇石,就亲自拿着土筐、铁锹,替匠石作先锋,用铁锹发掘奇石。他见土就掘土,见石就砌石,挖进去三丈左右,才与地基相平,然后在地基上修建房屋。房屋今日修成,明日就拆除,后日又修成,再后日又拆除,估计经过十七次变更,溪亭才开始现出。大概这个地方原来没有溪流,因而开引溪流,开引溪流还是不够,又挖水坑将水积聚起来。一天,(燕客)聚集民工数千人,索性耙它挖成水池,开阔为一亩,挖深八尺。没有水,就挑水站藏起来,中间留有一块石墩如同案桌,山峦在回水中浮出,也很有一种景致。燕客认为山石是刚刚开采出的,着意还不太苍古,就用马粪把山石涂抹起来,使它长出苔藓,苔藓不能立即长出,又叫画工用石青石绿来表现山石峰峦的脉络纹路。一天,左右观看,说这个石案怎么可以没有数棵天目山的青松曲折苍翠地生长在它的上面呢,于是就用高价购买了五六棵天目山青松,凿开石缝把它们栽种下去。石案受不得铁锹凿掘,石案被崩裂了,石案没凿成又不能种树,也不再像石案了。燕客因此发怒了,连夜把它凿成砚山形,缺了一个角,又挖了一块大石把它修补好。燕客性子急躁,栽种的松树不等迅速长大,就把大树移栽过来,移栽的松树死了,又寻找大树来替补。栽种的树不死不停止,死了又栽种也不停止,因此栽种的树不能不死,但是也不可能立即就死。溪亭比旧址低四丈,挖出的土运到东边,也多垒成了高山,一亩见方的房室,经历了沧海桑田似的忽然变化。看见一室完成了,必定有很多人来坐下看一看它,等到过了一宿或许又没有了。所以溪亭尽管渺小,所花费的钱多至巨万。燕客看小说:“姚崇梦游地狱,到一个大棚舍,火炉与鼓风吹火器就有千副,恶鬼数千忙着浇铸,问他们,他们说:‘为燕国公铸造横财。’后又到一处,炉灶冷落,一二个尽显疲相的鬼在拉鼓风吹火器的皮囊,气息奄奄无力,姚崇问他们,他们说:‘这是相公的财库。’姚崇醒后叹息道:‘燕公的豪奢,恐怕是老天的纵使。’”燕客喜欢这个故事,于是自号“燕客”。
二叔的家业有四五万,燕客随手耗费立马就花尽了。甲申年,二叔死在淮安,燕客去奔丧,二叔所积蓄的薪水俸禄及玩好币帛这类又有二万左右,燕客把它们带回来了,才三个月又快要花尽了,当时的人把他比为“鱼宏四尽”。溪亭住宅,一边造,一边改,一边卖,像翻山倒水一样没有停过一天。有一个叫夏耳金的人,制灯剪彩为花,也没有虚度过一天。人们称耳金为“败落隋炀帝”,称燕客为“穷极秦始皇”,这可以引发人们粲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