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你不信任我

发布时间:2021年6月6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格·戈林  文章ID:48812  浏览:

【原文】
    你不信任我
    [俄]格·戈林    译者:刘煜卿
    出租车把我载到一所大楼前。“劳驾,”我对司机说,“别关计价器。我到公司里去去就回来,然后我们再朝前开。”
    司机不满地皱了皱眉。
    “也许,先结账不是更好吗?”他问。
    “不不,我还要继续坐您的车呢,”我说,“瞧您,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溜掉?”“我什么也没想,”司机说,“什么样的乘客都有嘛,有人会溜,有人不会……”
    “哎,就是说,您还是认为我可能会溜?那好……我把我的帽子押在您这儿。”
    “您说哪儿去了!”司机生气道,“我要您的帽子干吗?我信任您……您把公文包留下再走。”
    “啊,什么?”我冒火了,“行啊,我把我的公文包留下。只是您要允许我记下您的车牌号码。”
    “您这是干吗?”司机皱起了眉头,“不信任我吗?您想我会开车溜掉?”
    “我什么也没想,”我说,“什么样的司机都有嘛,有人喜欢帽子,有人喜欢公文包。”
    “啊,说什么呢!”司机说,“那好,把我的车号记下吧:MT-40-20。不过您得先让我看看,公文包里都有些什么。”
    “这是干吗?”
    “免得过后说不清楚。”
    “看吧。”我没好气地说,“喏,里边有文件,书,电动剃须刀。”
    “剃须刀是完好的还是坏的?”
    “怎么会是坏的呢?现在还能用。”
    “什么叫‘现在’呢?我可不打算在这儿测试。”
    “谁知道您?”我冷笑一声,“您的胡子还没刮呢,脸有点浮肿,眼睛是淡色的,左颊上有个瘤……”
    “在记我的外貌吗?”司机凶巴巴地说,“那好!我也不会忘记您的!蒜头鼻子,圆眼睛,两只耳朵不对称……左边有颗镶牙……”
    “好,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我也凶巴巴地说,“干脆就来正式的!这是我的证件:身份证、通行证、结婚证。拿去吧!要知道,您可是在和一个正派人打交道。把您的证件也给我!”
    “给!”他说,“这是驾驶证、工会证……”
    “身份证当然是没有啦!”我指出。
    “没有。”他答道,“好,没什么,必要时警察会找到您的!”
    “必要时您也会被传唤的……”
    “万一出事,您触犯的是刑法第144条!”
    “而您触犯的将是第147条第2款。”他回应道。
    我们恶狠狠地直瞪着对方。
    “听我说,”我突然改口道,“您不觉得害臊吗?”
    “您呢?”
    “我为我们两个感到害臊!”我说。
    “我也是!”他说着垂下了眼睛,“收回您的证件吧……”
    “您也收回您的……”
    “请把您的公文包拿去……”
    “谢谢!”我说,“我会把您的车号忘掉的:MT-40-20。”
    “让我们都忘了吧!”他说。
    我们亲热地相互拍拍肩。
    “我怎么会把您往坏处想呢?”我说,“您的脸这么讨人喜欢,眼睛是灰色的,脸颊上有颗痣。”
    “您长得也很帅。”他说,“大眼睛,耳朵干干净净。要注意保护牙齿……”
    “我一会儿就回来。”我说。
    “去吧,”他说,“您不在,我怪闷的……”
    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快走到入口时,我发现通行证不在了。
    “真见鬼!”我想,“就是说,他还是扣下了我的通行证……没什么……他溜不了的……我也采取了万全之策——我戳破了他的后轮胎……”

【问题和参考答案】
    1.小说情节单一,但情节的展开与推进独具特色,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分析小说情节的能力。小说情节的概括,要抓住要点,简明扼要。本文主要情节的推进较单一:争执—争吵—和解—暗算。分析情节,要紧扣文本,运用术语来阐释。本文情节单一,但波折起伏,在意想不到中进入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答案:小说情节单一却波折起伏,事件单纯却悬念迭生,由一开始的司机与乘客斗嘴,此后争吵渐趋白热化,然后突然和解,最后以相互算计而结束,结局悬而未决,情节在单一中推进,于波折中进入高潮。
    2.结合文本分析小说在表达方式上的特色。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本文主要以大篇幅的人物对话来客观表现人物性格,在快节奏的对话中,人物的内心暴露无遗,在看似生活化的对白中,充满了颇具讽刺意义的象征劝谕。
    答案:颇具讽刺意义的对话描写,从侧面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生动的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心理(内心)暴露无遗;快节奏的对话描写,丰富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小说主题或以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德等来揭示人性中的美或丑,或以故事的形式来针砭时弊,或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或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本文以特定场景中特定的人物矛盾冲突来贬斥丑陋,宣扬真诚,以象征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
    答案:小说通过叙述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所引发的冲突争执,暗讽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呼唤真诚的人性和善良的回归。
    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出人意料,颇具特色;也有人认为在“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处结尾更好一些。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探究文本,要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要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要深入发掘文本深蕴的象征劝谕意义。本题探究作品的结局方式,缺憾型会引发读者深入思考,圆满型则增强读者的趋善求美的信心,均属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切入。
    答案(示例):观点一:小说本该在二人相互谅解时而以圆满的方式结局,但最终却将人物的情感反推回去,以人物之间的相互报复与暗算结束,既凸显了讽刺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曲折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观点二:在“我们相互温和地笑了笑,随后我下了车”处结尾更好一些,司机和乘客的关系在最紧张的时刻峰回路转,由紧张对峙转入亲密无间,此时结尾,既可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真诚,同时也可唤起人们重建信任的勇气与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劝导意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 下一篇:喜马拉雅的星星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