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精神的旅行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1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肯特·伯纳恩  文章ID:48958  浏览:

【原文】
    精神的旅行
    肯特·伯纳恩
    精神信仰仿佛不可触摸,但它确实存在。它是我们仰望星空,或者凝视傍晚日落的最后一抹余晖时骤然产生的一种感觉。当我们在美好的一天醒来,嗅到空气中洋溢着我们熟知且喜爱,却记不起来自何处的馥郁芬芳时,它是我们清晨的颤抖。它是创始起源背后的谜团,超越了空间的界限。它是一种不同的意识,激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
    有些人会告诉你,上苍是不存在的。他们会宣称,无法面对现实的人把命当作支柱,在生活中需要虚构信念的人把上苍当作神话。他们会对宇宙的起源作出理性的解释,对大自然的完美运转做出科学的解释。他们会指出世界上的邪恶与不公,列举利用宗教来挑起战争或伤害不同信仰的民众的例子。
    你无法与这些人争辩,也不该与他们争辩。古人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只要你对周边的宇宙怀有神秘感,你就会听到大海波涛的低吟。【你该做的就是离开那口井,走到阳光下,向大海进发】,让那些想要讨论禁锢他们的围墙的高矮和形状的人去争论吧。
    如果你听到远方大海的呼唤,不要由于周围的幼稚言论和矛盾而改变方向。路有许多条,从每条路上看到的大海都有所不同。你的任务不是评判别人的路,而是找到一条带你不断接近你在内心听到的低吟声的路。
    首先要接受你所处的位置。
    我们都具有特殊的天赋。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具有同情心,另一些人则有自律的能力;我们当中的一些人充分意识到人的美,另一些人则充分意识到大自然的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能敏锐觉察到生活当中的不公,另一些人则为我们身边的善良行为欢欣鼓舞。
    这些都是起点,因为他们都是信仰之地。你必须找到你信仰的源头,必须发掘培养这种天赋。如果信仰让你的灵魂的音乐发出了声音,请不要害怕,去加以遵循。信仰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它表达了许多人共同追随的精神真理。
    精神的成长只能通过实践来磨砺和完善。如同乐器一样,它必须要有人弹奏;如同道路一样,它必须要有人行走。无论是借助阅读、冥想、崇拜或是善行,你都必须让自己向着精神升华的方向迈进。除非你通过实践自己的信仰来展开精神上的磨练,否则精神的领域不可能深入。
    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迷失了方向。你筋疲力尽,无法继续前行,或者,其他事情显得更为重要。也许,你开始感到自己的信仰只是一时的热情。也许,你会觉得精神日渐萎靡。也许,你根本不在乎。
    如果情况是这样,不要对自己过于严厉。你的整个生命就是一次精神的旅行。你会身处不毛之地,也会踏上充满机遇的土地,只需确保自己能不断迈步向前。【再走几步,你就会再次听到海浪的呼唤。】
    最重要的事,你要对自己的路有信心。尽你所能地遵循它,必要的时候加以改变。但是,不要放弃对大海的追寻。你越是靠近,低吟声越是响亮,你就越会对他的存在确信无疑。你也许没有走上自己预想的路,但你仍然会走在路上。不要因为你无法找到唯一的真理而怀疑公正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只有最刚愎自用的人才会拒绝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不同的人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得到真理(无论是精神上的、文化上的、政治上的,还是其他的)。找到那条像晴空朗日一样闪亮的路,找到那条富有记忆中的芳香和承诺的路,然后加以遵循。只有傻瓜才会因为看不到太阳的形状而拒绝走在阳光下。

【问题】
    1.对行走在精神旅行路上的人们,作者提出了哪些忠告?请概括作答。(6分)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你该做的就是离开那口井,走到阳光下,向大海进发。
    (2)再走几步,你就会再次听到海浪的呼唤。
    3.“精神的旅行”这个题目体现了本文写作上的什么特点?请你联系文章对此进行简要赏析。(6分)
    4.作者说“生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在历史的天空中,有许多这样的生命,受到了后人的敬仰。请结合文章观点,从苏轼、鲁迅、巴金中任选一人,谈谈他的精神之旅。(字数不少于60字)(6分)

【参考答案】
    1.①接受自己所处的位置,发掘并培养本性中的信仰之源;②实践信仰来磨砺和完善精神,促使精神成长;③遭遇精神困境时不要苛责自己,只需要坚持信仰,永不放弃自己的追寻。(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你应该远离没有信仰的生活,远离局限于现实的人群,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下,去追寻自己的精神信仰。作者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形象、生动。
    (2)人们在追求信仰、精神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迷惘时,只要能再坚持一下,就会看到理想、信仰的目标、追求的精神更加清晰,这些理想、目标、精神会再次吸引、激励自己去不懈追求。作者以“海浪的呼唤”比喻精神、信仰的感召力,化抽象为形象。
    3.化抽象为形象具体(2分)。比如把“精神信仰”(精神真理)比作“远方的大海”,把“精神成长”比作“精神旅行”等;又比如,在论说精神成长需要实践磨砺时,作者用乐器需要人弹奏、道路需要人行走来启迪人们等(2分)。这些形象性的论说使论述对象具体可感,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2分)
    4.鲁迅追随精神的成长,离开了周围势利的小市民,从学医到从文,从救治生命到拯救国人灵魂。鲁迅不断追寻着自己的精神理想,不断以文学创作实践磨砺着自己的精神。其间也有很多挫折,像辛亥革命后的苦闷。但他坚守信仰,走过了艰辛的精神之旅,到达了精神的大海,成为一代思想家、文学家。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红叶归处是秋风
  • 下一篇: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