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发布时间:2021年6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7日
作者:杨汉光  文章ID:49039  浏览:

【原文】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现在种田不容易。”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天下哪有倒贴钱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地。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的洋楼。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公粮、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我不放心,追到老家。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问题】
    11.这篇小说围绕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展开了怎样的情节,请分条概述。(4分)
    答:【    】
    12.说中“母亲”的形象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结合文中的材料,简要分析“母亲”身上透出的人性之美。(7分)
    答:【    】
    13.按照下面的要求,鉴赏这篇小说。(6分)
    ⑴文本为何以“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命题?
    答:【    】
    ⑵纵观全文,结尾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评析。
    答:【    】
    14.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⑴小说母亲“一向宽容”,请举例说明母亲宽容的表现。(说出两点即可)(4分)
    答:【    】
    ⑵结合小说的主题,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4分)
    答:【    】

【参考答案】
    11.①租给张六叔种。②想请刘二叔种。③不忍丢荒打算自己种。④雇别人种。
    12.母亲为人宽容大方,心地善良,对张六叔很体谅,不计较田租多少;对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是她最大的愿望。
    13.⑴“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是小说的线索,“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能够承载热爱家乡的主题。
    ⑵呼应题目,照应上文;表现“我”的思想感情,“我”孝顺母亲,对母亲非常理解,坚持满足母亲的愿望;强化现实意义,表明农民种田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引起读者对现实问题的深思;深化主题,表达对老一辈农民与土地血脉相连感情的深切理解。
    14.⑴①理解张六叔送糙米田租,且田租减一半。②“空手来我家”不交田租。
    ⑵联系实际,自圆其说便可。例如:①我们要在商品经济背景下,继承、发扬热爱家乡的优良传统。②宽容待人。③孝敬父母。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留别王维
  • 下一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
  • 【推荐文章】

  • 鹧鸪天·离恨

    【原文】 鹧鸪天 离恨 纳兰性德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欲将离恨寻郎说,...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

  • 水调歌头·游览

    【原文】 水调歌头 游览 黄庭坚 瑶草①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

  • 微山湖上静悄悄

    【原文】 微山湖上静悄悄[1] 李木生 在微山湖畔的马坡乡,默默地掩埋着东方的 罗密欧...

  • 凉州词

    【原文】 凉州词 孟浩然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

  •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原文】 菩萨蛮 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①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传统与传统文化是人们生存和处理同外
  • 盖①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②,
  • 萤火虫
  • 近年来高颜值“网红书店”不断涌现,猫的天空
  •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①浇灌之,则尘俗②生
  • 真情实感
  • 南瓜·茄子·小鸡
  • 北冥有鱼
  • 学弈
  • 日出
  •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流行语生
  •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在阅读方面,人类与动
  •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令闻。
  • 行板如歌
  • 鹊桥仙·夜闻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