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海
作者:刘再复 文章ID:49111 浏览:
【原文】
读沧海
刘再复
①我又来到海滨了,又亲吻着海的蔚蓝色。这是北方的海岸,烟台山迷人的夏天。我坐在花间的岩石上,贪婪地读着沧海一一展示在天与地之间的书籍,远古与今天的启示录,我心中不朽的大自然的经典。
②我读着海,我知道海是古老的书籍,很古老很古老了,古老得不可思议。
③原始海洋没有水,为了积蓄成大海,造化曾经用了整整十亿年。造化天才的杰作啊,十亿年的构思,十亿年的积累,十亿年的吸吮天空与大地的乳汁。雄伟的横贯天地的巨卷啊,谁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读尽你丰富而博大的内涵呢?有人在你身上读到豪壮,有人在你身上读到寂寞,有人在你心中读到爱情,有人在你心中读到仇恨,那些蹈海的英雄,那些自沉海底的失败的改革者,那些越过怒浪向彼岸进取的冒险家,那些潜入深海发掘古化石的学者,那些耳边飘忽着丝绸带子的水兵,那些驾着风帆顽强地表现自身强大的运动健将,还有那些仰仗着你的豪强铤而走险的海盗,都在你这里集合过,把你作为人生拼搏的舞台。
④你,伟大的双重结构的生命,兼收并蓄的胸怀:潮与汐,深与浅,正与反,日出与日落,洪涛与微波,怒吼与低唱,珊瑚与礁石,巨鲸与幼鱼,明朗与朦胧,喜剧与悲剧,壮剧与闹剧,温柔与狂暴,都在你身上冲突着,交织着。
⑤哦,雨果所说的大自然的双面像,你不就是典型吗?
⑥在颤抖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江河带着黄土污染你的蔚蓝,不知有多少狂风带着大陆的尘埃挑衅你的壮丽,也不知有多少巨鲸和群鲨的尸体毒化你的芬芳。然而,你还是你,海浪还是那样活泼,波光还是那样明艳,海水还是那样清澈。不是吗?我明明读到浅海的海底,读到沙,读到礁石,读到飘动的海带。
⑦啊!我的书籍,不被污染的伟大的篇章,不会衰老的雄奇的文采!我终于找到了书魂伟大的力量,一种比海上的风暴更伟大的力量,这是举世无双的沉淀力与排除力,这是自我克服与自我战胜的蔚蓝色的奇观。
⑧我读着海,从浅海读到深海,从海平面读到海底一一我神往的世界。但我困惑了,在我的视线未能穿透的海底一一伟大书籍最深的层次,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
⑨我知道许多智勇双全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探险家,也在读着深海,他们的眼光像一团炬火正在越过黑色的深渊去照明海底的黄昏。全人类都在读海,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海底的大森林在哪里?海底火山或石油的故乡在哪里?古生代里怎样开始生物繁衍的故事?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沉浮与沧桑?海底有机界的演化又有过怎样波澜壮阔的革命的飞跃?
⑩我读着我不懂的深奥。于是,在花间的岩石上,我对着浪花,发出一串串的“海问”,从我起伏的热血涌流出来的“海问”。我知道人类一旦揭开了海谜,读懂这不朽的书卷,开拓这伟大的存在,人类将有更伟大的生活。
11我有我读不懂的大深奥。然而,我知道今天的海,是曾经化为桑田的海,是曾经被圆锥型的动物统治过的海,是曾经被凶猛的海蛇和海龙霸占过的海。而今天,这荒凉的波涛世界变成了另一个繁忙的人世间。我读着海,读着眼前驰骋的七彩风帆,读着威武的舰队,读着庞大的轮船,读着海滩上那些红白相间的帐篷,读着刚刚拥抱过海而倒卧在沙地上沐浴着阳光的人们。我相信,若干年后的海,又会是另一种壮观,另一种七彩,另一种海与人和谐的世界。
12伟大的书籍,你时时在更新,在丰富,在进化,从不停歇。我曾经千百次地思索,大海,你为什么能够终古常新,能够有这种永不消失的气魄。而今天,我读懂了:因为你自身是强大的,是健康的,是倔强流动着的。
13别了,大海,我心中伟大的启示录,不朽的经典。今天,我在你身上体验到自由,体验到力量,体验到丰富与深刻;也体验到我的愚昧,我的贫乏,我的弱小。然而,我将追随你滔滔的寒流与暖流,驰向前方,驰向深处,去寻找新的力量和新的未知,充实我的生命,更新我的灵魂!
(选文有删改)
【问题】
17.作者把大海比喻为古老的书籍,从中“读”出了大海用十亿年积蓄而成、(1)、具有伟大力量,同时作者也有读不懂的(2),但最终还是读懂了大海更新变化的原因。(2分)
18.第11段描绘了海上和沙滩上的画面,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从语言手法方面作简要赏析。(3分)
答: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⑤段“大自然的双面像”的理解及得到的启示。(4分)
答:
【参考答案】
17.答案示例:
(1)具有伟大胸怀(或双重结构的生命)
(2)(大)深奥(共2分。每空1分)
18.答案示例:
这段文字以雄阔的想象写出了大海曾经的遭遇,用一连串的“读着”作对比,写出了今天大海的绚丽色彩、威武雄壮、温暖祥和,表达了对大海壮观美丽的赞叹之情。
(共3分。语言/手法、内容、情感各1分)
19.答案示例:雨果说的大自然的“双面像”首先指文中大海的两个面一一一面温柔,一面狰狞;进一步指包括大海在内的大自然同样具有的两个面一一一面温柔,一面狰狞。希望人们善待大海,探索未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
(共4分。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