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走眼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王伟锋  文章ID:49254  浏览:

【原文】
    走眼
    王伟锋
    ⑴老街两边,一溜儿开有十多家古玩店。“珍宝斋”的门店在老街的最里面。老板姓赵,做这一行已经有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据说,好东西只要打他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
    ⑵一次,老街有家店收了一件钧瓷,吃不准货色。半条街的人都看过了,但谁也不敢拍板下结论。店主亲自出马,恭恭敬敬地请赵老板赏脸,过去给看一眼。赵老板热心,当即过去,反复把玩了,淡淡地说:“收着。”
    ⑶店主心中一喜,禁不住颤声问:“能收?”
    ⑷赵老板朗声道:“能收!”后来,那件钧瓷出手,价钱竟然翻了10倍。自此,赵老板名声日隆。
    ⑸但是,新近开张的“云芳斋”的李老板却偏不信这个邪。李老板的店原本开在省城,不知怎么一时兴起,在小镇开了一家分店。他初来乍到,想干一件露脸的事,好在老街尽快站稳脚跟。
    ⑹这天,“珍宝斋”来了个外乡人。看打扮,像是落难之人。一进店,那人便掏出一个精巧的盒子,说盘缠儿不够了,身上有块玉,想换俩钱花。伙计打开盒子,一看,心里一惊,赶忙一溜小跑,把正在后院竹椅上闭目养神的赵老板请了过来。
    ⑺赵老板拿过那盒子,看了一下玉,又盖上盒子,端详良久,问卖家:“想淘换多少钱?”
    ⑻卖家说:“少说也得这个数。”说着,伸出五根手指。
    ⑼赵老板不语,站起身来,踱了几步,站定,对着卖家伸出了三根手指。
    ⑽卖家摇摇头,固执地伸出五根手指,神色凝重地说:“这可是家传的宝贝,低于这个数,免谈。”
    ⑾“收了。给客人添茶。”赵老板微微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地吩咐道。客人走后,赵老板拿了盒子,低声嘱咐了伙计几句,然后不紧不慢地踱着方步,回后院品茶去了。
    ⑿卖家出了古玩街,在镇上拐了几个弯,又勾回头,一闪身进了“云芳斋”的后院。伙计远远地看得仔细,回来向赵老板汇报。赵老板低头沉思良久,叹了口气,说:“这个李老板,不怎么地道啊!”
    ⒀隔天,李老板和街上的几个店主来到“珍宝斋”,进门便嚷:“听说贵店新近收了件好东西,拿出来,让大家开开眼!”
    ⒁赵老板拱手道:“小玩意儿而已,不值一提。”见赵老板不肯拿出玉,李老板暗自得意,忍不住大声嚷嚷:“赵老板,您不让我们开眼,莫非您这一次走了眼,收了个扔货?”
    ⒂赵老板干咳一下,默不作声。李老板愈发得意起来:“呵呵,想不到,老街赫赫有名的赵老板,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⒃这可关系到“珍宝斋”的声誉,连伙计都急了,赵老板依旧笑而不答。
    ⒄李老板恣意取笑一番之后,领着一群人得意洋洋而去。伙计实在忍不住了,说:“老板,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啊?莫非咱们真的着了人家的道,收了个赝品?”
    ⒅赵老板粲然一笑,说:“玉的确不怎么样,但盒子实实在在是个好东西。上等的古檀香木,名家雕刻的纹饰。你说,究竟是谁走眼了?”伙计明白过来,心里那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不解地问:“既然如此,你为何不说,羞辱李老板一番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⒆赵老板长叹一声,说:“都在这个圈子里混饭吃,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⒇一个月后,“珍宝斋”做成了一笔买卖,一个雕工精良的古檀香木盒子卖了个好价钱,整条老街都轰动了。
    (21)不久,老街的人发现,“云芳斋”的牌子在夜里悄悄摘掉了,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
    (本文有删改)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的第一段交代赵老板内行,眼力好,从没走眼,照应标题,同时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
    B.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他自信、沉稳、果断的心理。
    C.“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即结尾既出人意外又合乎情理,大家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
    D.文章第18段“赵老板粲然一笑”这一笑的背后有赵老板的自得,也有明白李老板的心理之后对李老板的一种奚落。
    E.小说勾勒了李老板技不如人、为人阴险、对人使诈的商人形象,意在提醒大家对商人要有警惕之心。
    【答案】A2分,B3分,C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小说的内容和写法的综合考核,C中后面没有解释清“又合乎情理”,D“奚落”错误,后文有对李老板的宽容的内容;E“意在提醒大家对商人要有警惕之心”,作用是突出赵老板的形象和提醒应该诚信经商、宽厚待人。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D
    (2)分析小说中找老板的形象特征。(6分)
    【答案】①阅历丰富:做这一行20多年了,赵老板内行,眼力好,眼前一过,没有看走眼的;②洞悉人心:李老板来,它知道来意却不明说;③为人仗义:没有揭穿李老板的行为,给李老板留有面子;④精通业务:从文中的几处收购和谈价的行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古董商。(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分析总结,得到答案,要在文中有依据,各点之间不要重合。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结合全文分析小说的标题“走眼”的作用。(6分)
    【答案】①“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②“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③“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小说标题作用的题目,,注意和文章的情节、人物和文章主旨联系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文章的结尾安排“云芳斋”在夜了悄悄的摘掉了牌子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云芳斋”悄悄找掉牌子是因为自感技不如人,自觉羞愧;②突出找老板形象的高大;③摘牌子的原因是技不如人暗扣标题“走眼”;④暗示文章不守行业规范,终究难以立足的主旨。(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段落作用的题目,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结构上深化主旨、照应开头,内容上注意和主旨的联系,解释分析摘掉牌子的原因。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昭君怨
  • 下一篇:一钵了却谁的浮生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