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父母的心思

发布时间:2021年6月2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2月6日
作者:张俊杰  文章ID:49266  浏览:

【原文】
    父母的心思
    张俊杰
    ①最近公司业务繁忙,我经常被派到外地,很少能够在家休息。
    ②这天刚到家,妻子就对我说:“咱爸也不知道咋回事,最近越来越糊涂了!”
    ③我追问情况,说咋了?妻子说:“昨天他来了,送来半袋子新打下的玉米糁。我去厨房给他做饭,他在沙发上摆弄琪琪新买的遥控小汽车。结果他走后,琪琪的遥控小汽车就不见了,哪儿也找不到。”
    ④我听完一惊,感觉不可思议。
    ⑤父亲一生坎坷,吃了不少苦,直到退休也没能转正,仍是我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工资十分低廉。但他一手拿粉笔,一手拿锄头,硬是和母亲将我们姐弟五个养大成人。如今我们都成家了,父亲也老了,年近七十,腰弯背驼。但他仍坚持亲自种田,不想成为我们的拖累。【在岁月的风雨剥蚀下,父亲像一棵衰老的树,只是每到春天还努力抽出几粒新芽,开出几朵瘦弱的小花。】今年春节时我回老家,在饭桌上和二弟商议不让父亲种田了,让他把田交给二弟一块种,不想却遭到了拒绝。父亲说他还能扒拉动,谁都不拖累,晚两年等扒拉不动了再说。没想到刚过半年,父亲竟然老得这么快。
    ⑥见我无语,妻子又说:“今年春天你在江苏那一阵子,咱爸也来过一次,送来了半袋子面粉。他走后,琪琪那件印着喜羊羊的夹克就不见了。第二天琪琪哭着闹着要穿,我把家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我一生气还打了琪琪一巴掌。结果晚上他打来电话说,琪琪的一件衣服过年时落在家里了,问我星期天有没有时间回去拿,没有时间他就送过来。我问是印着喜羊羊那件吗,他说是。”
    ⑦“我当时就怀疑他是装东西时夹带进去的,那件夹克过年回家时琪琪根本没穿回去。”妻子顿了顿又说,“他那么大年龄了,我怎么好意思让他送,星期天我只好带着琪琪回了一趟老家,为此还耽误了琪琪上书法班。”
    ⑧看妻子有点生气,我笑着缓和气氛,说:“是吗?”
    ⑨刚吃过晚饭,电话就响了,一看来电显示,正是父亲。
    ⑩父亲一听是我很激动,问我近一段的工作状况,问我啥时候回来的。最后父亲不好意思地说,昨天他回去时不小心将琪琪的遥控小汽车错装到兜里带回去了,我要有时间要我带着琪琪回去拿。电话里他话语连贯,思维清晰,全然听不出糊涂的迹象。
    11明天就是周末,我也半年没回老家了,我决定带着妻子和儿子回老家看看。
    12一进家门,父亲很高兴,一边用手抚摸琪琪的头一边朝屋里喊:“他娘,孙子回来了!”
    13很快母亲腋下夹着一根拐杖出来了。我惊问原因,母亲满不在乎地说:“还不是老毛病,脚腿疼。”说完就亲热地拉住琪琪,左看右看,问他考了多少分,问他想奶奶了没。而琪琪却一边敷衍,一边左右乱瞅见缝插针地询问他的遥控小汽车。
    14我问母亲的情况。父亲说:“医生说是过度劳损落下的病根,老了都是这样,也没什么好办法。”
    15刚吃过饭,公司就打来电话,说是晚上要招待一个外地的客户,问我在哪。
    16父母一听公司有事,急忙为我们准备东西,又是让二弟去地里刨鲜花生、红薯,又是打枣树上的红枣,很快我们的包就比来时大了许多。
    17告别父母,二弟推着车送我们。我细问二弟爹娘的身体,二弟说:“咱爹倒没啥,就是咱娘最近老是做梦,一做梦就梦见琪琪,想得慌,半夜半夜地睡不着。”
    18我听后心头一酸,泪水在眼眶里乱撞。扭头看妻子,她和我对了一下眼光,脸很快红了。
    (选自《羊城晚报》)

【问题和参考答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中插入“父亲拿走儿子的衣服”这一情节,是进一步表明父亲糊涂,经常带走小孩的衣物。
    B.文中妻子“他那么大年龄了,我怎么好意思让他送”,后面又交代“妻子有点生气”,可见前句话表现妻子的一种虚伪的性格。
    C.小说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组织材料,如电话里父亲话语连贯,思维清晰是伏笔,后面二弟说“咱爹倒没啥”是照应。
    D.小说的结尾一段写到小夫妻二人脸红的情节,是因为二人知道了“父母的心思”内心产生的一种羞愧心理。
    E.文章通过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方式多角度塑造父亲这一形象,同时又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C2分,D3分,E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的题目,注意通读全文,然后作答。A“父亲糊涂”错误;B“虚伪”错误。E“没有心理”描写。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案】父亲是一位勤劳、心思缜密(聪明)、爱护亲人的退休民办教师。①勤劳(吃苦耐劳):他年近七十,腰弯背驼,但他仍坚持亲自种田,不想拖累亲人。②心思缜密:他通过故意拿走夹克和遥控小汽车的方法让儿孙不得不返回老家,满足了老伴看孙子的愿望。③爱护亲人:他没有过分地强迫儿孙回家,而是通过含蓄的方式照顾了儿孙的情感;我回城时还不忘为我们准备许多老家的土特产。(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如第5段“父亲一生坎坷,吃了不少苦,直到退休也没能转正,仍是我们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工资十分低廉。”“父亲也老了,年近七十,腰弯背驼。但他仍坚持亲自种田,不想成为我们的拖累。”可得出父亲是一位勤劳、爱护亲人的退休民办教师。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小说的标题是“父母的心思”,那“父母的心思”到底是什么?它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①父母的心思是希望子女能够常回家看看。②文章的标题统领全文,小说的主要事件围绕这一标题展开;③“父母的心思”表现的是父母时时对子女们的牵挂,突出父母形象的伟大;④子女们不理解“父母的心思”引发人们对“子女往往由于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小家庭的生活而忽略了老人的情感需求”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考。(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小说内容答出“父母的心思”是什么,从父亲每次来都带走玩具或衣服之类的,然后希望我们回家去拿,我回家后,父母的开心等内容足以表明“父母的心思”。然后从文章的情节、人物和主旨的角度回答其作用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秦观《鹊桥仙》 谢薖《鹊桥仙》
  • 下一篇: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 【推荐文章】

  • 水村闲望

    【原文】 水村闲望 俞紫芝①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②闲居眠藕叶,鹭...

  • 客游

    【原文】 客游 李贺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①石。不谒承明庐②,老作平原客③。 四时...

  • 夏日

    【原文】 夏日 【宋】张耒 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

  •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原文】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古路无行客,...

  • 送项判官

    【原文】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①,行...

  • 送蹇秀才赴临洮

    【原文】 送蹇秀才赴临洮①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②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

  • 【最新文章】

  •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
  • 水村闲望
  • 林教头误入白虎堂
  • 不“炒冷饭”的修行者
  • 我们的生活为什么没有诗
  • 客游
  • 伍文定,字时泰,松滋人。父琇,贵州参议。文
  • 第二条路
  • 材料一: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 虫洞和时间旅行
  • ①。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血缘家族关系
  • 夏日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
  • 蕉语
  •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