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发布时间:2021年7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常建  文章ID:49646  浏览:

【原文】
    宿五度溪仙人得道处
    常建
    五度溪上花,生根依两崖。
    二月寻片云,愿宿秦人家。
    上见悬崖崩,下见白水湍。
    仙人弹棋处,石上青萝盘。
    无处求玉童,翳翳唯林峦。
    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
    【注】常建:唐代诗人,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联写溪花生根依附于崖壁,借此渲染了此处清幽秀丽的环境。
    B.第四句借《桃花源记》“秦人”之典,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C.第三联有李白“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惊险。
    D.得道石上攀附的只是青萝,这既是写此处的幽僻,又是写作者的失落。
    E.叠词“翳翳”,写出诗人满眼的茂林和重山,又再次表现此处的清幽。
    15.作者在另一首《西山》诗中写道:“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试分析本诗的尾联与此联的异同。

【参考答案】
    14.CD
    15.同:两者都写了诗人在月下弹琴,都借此寄托了诗人清静旷达的隐逸情怀。
    异:①内容上,本诗写的“月”是“新月”即弯月,突出溪中月的静态美。《西山》诗写的是“圆月”,“逗”字突出了水中月的动态美。②表达技巧上,本诗尾联是一般叙述:“圆月”句却巧妙运用拟人、通感的手法,达到了以形写声、以琴声的摇曳形象生动地抒写自己的情怀的效果。
    【解析】
    14.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C项“惊险”错,本诗第三联只表现“幽僻”,并没有表现“惊险”。D项“失落”错,虽然诗人并未寻到仙人,但得此美景,诗人并不“失落”。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赏析。“前溪遇新月,聊取玉琴弹”,本诗写的“月”是“新月”即弯月,突出溪中月的静态美,属于一般性叙述。“圆月逗前浦,孤琴又摇曳”,写的是“圆月”,“逗”字突出了水中月的动态美,并运用了拟人、通感的手法。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刘章,字文孺,衢州龙游人。少警异,日诵数千言,通《小戴礼》
  • 下一篇:复旦大学在建校110周年的校庆日当天发布了新版形象宣传片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