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既

发布时间:2021年7月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49774  浏览:

【原文】
    道家以站在世俗之外的心态冷眼旁观,滋生出独特的处世智慧,既有指导实际生活的经验性方法、技巧,也有待人接物的理论性原则、价值,更有超越实际生活、追寻心灵自由的超越性境界。
    与其他诸子哲学相比,道家最显著的特点是守柔尚雌。老子在其书中以“母”“婴儿”“水”等外表柔弱之物为道的喻体以表示其对柔弱的崇尚。不仅仅是老子,庄子在其书中以颜回之卫、叶公子高使齐、颜阖傅卫灵公太子等故事说明,面对强者的压力,弱者的生存之道是以柔弱的姿态应对;支离疏“颐隐于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却因其无用之德得以在混乱的世间生存,看似柔弱的残疾人在强者环伺的世界反而能自我保存。
    无论对自己的思虑还是欲望,道家都主张不可恣意,而要有所节制。这包括通过对外在知识追求的限制、管理权力的内收、名利欲望的节度等方法的修炼,以达到在应接他者时自己内心的安宁与祥和。老子指出“圣人为腹不为目”,即是说饮食上保证自己吃饱喝足即可,不需要满汉全席、奢侈浪赀。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里庄子并不是反对人们对知识的追求,而是反对仅仅追求知识、不知追求生命自身。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老子》讲“和光同尘”,《庄子》讲“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即是说在人世中,需要一种宏阔的心态对待另个与自己不同的他者。但这并不是说道家主张无原则的原谅,老庄对道、德有自己的坚守。
    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是说万物保持阴阳平衡才能存在。人禀受天地之气而来,在世间也需要保持和谐状态。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庄子在《人间世》中提到“心莫若和”的说法,意指以虚无之心、平和之境应接事务。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道家认为真实呈现的人性是自足的、不喜干涉的,每个人遵循自洽自适的性情,以无为的方式生活在世间,在位者和百姓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百姓之间“老死不相往来”,则会形成一个符合人类理想的和谐社会。这种社会对自然环境也是顺应的。庄子曾经指出对于牛马,应该任其逍遥于草地,而不是“络马首穿牛鼻”。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在著名的“楚王遗弓”的故事中,老子藏弓于天下的视野比孔子藏弓于人的视角宏阔得多。道家追寻的最高道德不是儒家信仰的仁德,而是一种不为外在在名利引诱也不为内在思虑控制的自我性情的自然发显,是一种空灵虚静之“虚”德,而不是有着仁义等实质内涵的“实”德,是为“游心乎德之和”“道通为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境界。
    (摘编自杨杰《道家处世之道》)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家主张限制对外在知识的追求,内收管理权力,节制名利欲望;对人对己应宽容,但不能不讲原则。
    B.道家认为和谐社会顺应自然环境,每个人自由自在,以无为的方式生活,人与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
    C.道家认为人首先要保持自我身心的和谐,然后在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和谐中,应做到不区分自我与他者。
    D.道家追寻的道德局限于自我,不具有仁义的内涵,但有利于个人修身以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说道家处世之道的三个作用和特点,然后分三段来具体论述其作用和特点。
    B.第二段论证道家处世之道守尚雌特点时,分别以老子的喻证和庄子的例证来说明。
    C.第四段从自我身心和谐、自我与他者和谐、物我合一三个层次说明道家的和谐观。
    D.文中论述道家处世之道,突出了守柔的技巧、节制的准则、尚和的境界三个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老子主张饮食不浪费,“藏弓于天下”等思想可以看出道家既立足于现实指导待人接物,又视野开阔,追求超然的境界。
    B.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道家守柔尚雌的哲学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规避锋芒的方法以实现自我保护与生存发展。
    C.以老庄之道对待外界,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也要接受他者的不同。因此,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应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处世原则。
    D.道家处世之道有利于探索解决传统思想如何适应现代的问题,也有利于人们深入传统去寻找解决当下自身面临困境的方法。

【参考答案】
    1.B(A项,扩大范围,“对人对己应宽容”错。根据原文第三段,说的是“自我节制的结果是对他者的宽容。C项杂糅内容,“然后在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和谐中,应做到不区分自我与他者”错。据原文最后一段,在讲道家“和谐"时从“首先是自我身心的和谐其次自我与他者要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再次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三个方面和层次来谈,三方面关系是并列中有递进。这里把后两个方面杂糅在一起导致曲解了原意。D项说法绝对,“局限于自我”错。原文说“道家处世之道要求不能局限于自我与他者的区分”。)
    2.A(开头第一段突出的是作用,后三段具体论述其特点。)
    3.A(曲解原文,根据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可以看出道家既立足于现实指导待人接物”说法不当,道家是站在世俗之外产生的哲学智慧。)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阮郎归
  • 下一篇:桑娅的新生
  • 【推荐文章】

  • 二月二日

    【原文】 二月二日①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

  • 咏笼莺

    【原文】 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 始闻秋风

    【原文】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

  •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原文】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韩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

  • 咏梅

    【原文】 咏梅 高启【1】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

  • 喜欢苏东坡(节选)

    【原文】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 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

  • 【最新文章】

  • 香香的端午
  • 二月二日
  • 红叶归处是秋风
  • 精神的旅行
  • 【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 材料一、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最后
  • 感悟成功
  • 10.《陈涉世家》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采取的三
  • ①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为武阳令,【务以德
  • ①常见有消息说“越来越的青年人将偶像明星当
  •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咏笼莺
  • 莫说宋诗味如蜡
  • 始闻秋风
  • 乡村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