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徐铉  文章ID:49970  浏览:

【原文】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徐铉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注】“四十五”是在兄弟(包括从兄弟)中的排行,“王四十五”是徐铉的朋友。东都:江都府,即今江苏扬州。负米:指孝养父母。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紧扣题目,先写送别的天下形势,一个“方”字,自然引出“泪易垂”。
    B.王四十五是为了赡养父母而不得不与作者离别,作者被他的孝心感动。
    C.“落化时”点明离别的时间,落花时节本应逢君,如今却要分离,乐景写哀情。
    D.作者折柳相赠,离别之后柳枝向着南方,借向南之枝,表达作者此时的心情。
    E.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实写离别之境,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
    15.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CE(选C给2分,选E给3分。选A、B、D不给分。)
    【解析】C项,“乐景写哀情”理解错误,这里用“落花”烘托离情,属正衬,不是反衬。E项,“后四句遥想别后之思”错,后四句是对朋友的安慰与表达不舍之情。“殷勤手中柳”一句也并非虚写。
    15.通过“泪易垂”“手中柳”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的伤感。对朋友在天下大乱之时能回家孝养双亲的赞美。对朋友的劝慰:以后彼此可通信,还有相逢之期。(每点2分)
    【赏析】
    首联先写送别时的形势。朋友相别,离愁别绪,本来就够凄苦的了,又值兵乱不绝,更令人焦心,自然在离筵上“泪易垂”。颔联写离别之因,并抒发了诗人的惜别之情。王四十五冒着战乱,回家尽孝,而我只得在此送别,只可惜辜负了春光。颈联语气一转,由伤离而劝慰。一别之后,可以鱼雁往来;相互宽慰,终还有相逢之日。末联说:作者情意殷勤,折柳相赠,君须记取,这是向南之枝。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东都江都在江北,江宁则在江南,友人虽北去,然而思念朋友之时,必定会翘首南望的,所以特地说“此是向南枝”。这样,末联以折柳相赠,慰藉友人,归结全诗。
    此诗表达了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打写了离别时的缠绵情思,但伤别之中有劝慰,并不一味消沉。诗的语言也平易朴实,颇能感动人。在送别诗中,是一首上乘之作。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辛雄,字世宾,陇西狄道人。雄有孝性,颇涉书史,好刑名,廉谨
  • 下一篇: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把发展实体
  • 【推荐文章】

  • 银山碛西馆①

    【原文】 银山碛西馆① 岑参 银山碛口风似箭,铁门关②西月如练。双双愁泪沾马毛,飒...

  • 游终南山

    【原文】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

  •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原文】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馀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 野渡

    【原文】 野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

  • 琴茶

    【原文】 琴茶 白居易 兀兀①奇形群动内,陶陶②任性一生问。 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

  •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原文】 永不折服的中国脊梁 ①有人曾说:中国总是被这群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这...

  • 【最新文章】

  • 爸爸的小画
  • 数字化时代的艺术
  • 夏日芳草
  •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 蚊子为何喜欢叮咬喝酒人
  • 老家缝纫店
  • 善用我们的语言宝库
  • 渔家傲
  • 尊贵的骡子
  • 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我国人民上下齐心,打
  •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 何陋轩记
  • 黄土
  • 银山碛西馆①
  •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乙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