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阿咪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丰子恺  文章ID:50027  浏览:

【原文】
    阿咪
    丰子恺
    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
    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
    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主客都舒畅了。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
    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
    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我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
    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紧张的演剧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
    此时我但见贵客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无礼,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
    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这老猫是我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摘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
    (选自丰子恺《阿咪》,有删改)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交代阿咪的血统,介绍了阿咪可爱的样貌,突出了它活泼好动的习性,引出下文对有关阿咪的生活趣事的叙写。
    B.文章通过对阿咪来家前后家里气氛的对比,表明阿咪的出现给家人和客人带来了热闹和欢笑,表达出对阿咪的喜爱之情。
    C.作者说小朋友爱猫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而女孩子尤其喜欢猫,是因为女孩和猫有娇痴亲昵的共性,所以他赞成女儿养猫。
    D.本文是丰子恺的随笔体散文,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细腻,叙述委婉,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5.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
    6.本文的标题是“阿咪”,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猫伯伯”?请谈一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4.C
    5.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诙谐幽默地描绘出客人与猫和谐相处的画面,表现出猫对人的信任和人对猫的喜爱,也表达出作者的惊诧和愉悦。
    6.①由阿咪联想到猫伯伯,写出猫可爱的共性,拓展了文章的内容,表达深厚的爱猫之情。②追忆猫伯伯趣事,表达出对猫伯伯的怀念之情。③引出下文对阿咪长寿的祝福,以及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深化主题。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以民为主
  • 下一篇: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 【推荐文章】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原文】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 澄江平少岸,...

  • 十月朔日咏桂

    【原文】 十月朔日咏桂 (清)曾纪泽 何年移种自瀛洲,惯阅风霜送晚秋。 密叶当窗翠...

  • 浣溪沙

    【原文】 浣溪沙① 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

  • 闻邻船吹笛

    【原文】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

  •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原文】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王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

  • 江村即事

    【原文】 江村即事 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

  • 【最新文章】

  •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也。年数岁,伯父弘集会诸
  • 卜算子·泊吴江夜见孤雁
  • “沙漠之舟”重归故里
  •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 梦里有你
  • 病榻观叶
  • (1)鲁迅的《朝花夕拾》描写生动有趣,情感
  • (2)《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且纪实
  • (3)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 】(
  • (5)我们品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甲)那九曜星立住阵势道:“你这个不知死活
  • 回望历史,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少仁人
  • 十月朔日咏桂
  •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