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

发布时间:2021年7月15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0034  浏览:

【原文】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規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西,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渡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
    A.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概述不准确,“因而”强加因果。B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概括不准确,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
    2.C
    【解析】C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
    3.A
    【解析】项表述不合逻辑根据文中第一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 下一篇:敲铜锣的孩子
  • 【推荐文章】

  •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最新文章】

  •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
  •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
  • ①风俗是什么呢?它既不是纯粹的物质,又不是
  • 旧燕
  • 有一种瓷器,以一抹纤①(A.qiān、B.xiān)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 夜游宫
  • 古渡口,古河州
  • 朴素美在绘画中显现出独特的风格。中国画的布
  • 说宫
  • 罐头人生
  • 孤独的守望
  • 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
  • 论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