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爱的名义

发布时间:2021年7月22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袁省梅  文章ID:50225  浏览:

【原文】
    爱的名义
    袁省梅
    一九四六年深秋的一天,羊凹岭的阳光很好,风也柔和,绸子般拂在李妮的脸上。
    李妮纳着鞋底,竖起耳朵听屋里男人跟人低低地说话,她不安地向左右巷子看个不停,一针要拉扯好一会儿。
    男人他们在说什么?李妮不知道。男人不跟她说。李妮是男人的童养媳,男人却唤女人姐。男人从县城的学堂回来后,就忙了起来,经常出去,一出去,几天都不回来。也有人来家里找男人。人一来,男人就唤李妮出去,嘱咐她别远走,坐门口。
    李妮知道男人是叫她看着人,她隐隐觉得男人在干大事,可她不问,一句也不问,提着蒲团端着针线笸箩就坐到了大门边,有人来,她就咕咕地唤鸡,或者咪咪地叫猫。屋里的声音倏地就静默了。
    有一天,李妮从门缝看见屋子的土墙上挂了一块红布,红布的一角有灿灿的镰刀锤子样。男人和两个人站在红布前,举着拳头……李妮一惊,针扎到了手上,心慌慌的轻手轻脚地又坐到了门口,还好,巷里没人。李妮听说过红布的故事。李妮没想到男人也跟红布有关系。李妮的心一下子热热的。
    一个深夜,男人发高烧,咳咳着唤来李妮,把一个布包交给李妮,说,姐,这个很重要,关系着五仙村一村人的命。
    男人说,姐,你行吗?
    李妮说,你行我就行。
    男人点点头,说,姐,让你受苦了。
    李妮眼里一热,却装作镇定地说,放心,我在信就在。
    李妮把信揣在肚兜里,转脸走时,说,我有一个事。
    李妮说,我想在那块红布前,也单一下拳头。
    男人不解,为啥?
    女人说,因为你在红布前举过。
    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男人是没想到他的童养媳他的姐姐,一个看上去粗粗笨笨的女人原来有思想觉悟。
    男人从墙缝里掏出一团柴草,柴草里摸出一个布包,打开布包,李妮看见了那块红布。男人把红布挂在墙上,告诉李妮这是党旗,共产党的旗。男人说,在党旗下宣誓,就是共产党员了,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流血牺牲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男人看着李妮说,你怕吗?
    李妮说,不怕。
    男人说,入党,得经过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审查。
    李妮说,我等。
    李妮要走时,男人扯过一条围巾给李妮围上,说,冷,小心点。
    李妮知道,围巾是男人县城的女同学送给他的。可李妮没有拒绝。李妮喜欢男人给她的这份温暖。
    李妮没想到送完信回来后,屋门洞开,不见了男人。
    李妮抱着围巾,瘫坐在地上,嗷嗷地哭。李妮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再看见男人时,是在县城的乱坟岗。男人被敌人暗杀了。
    日子长长短短地过着,李妮的每个晚上,都要抱着那条围巾说一会儿话,家长里短,社会变革,唠唠叨叨,有什么就说什么。隔上一段日子,李妮还要把那面党旗拿出来,挂在墙上,想起男人在党旗前举拳头的样子,也举个拳头,笑一阵,哭一阵。
    好多年后,县志上有了男人的名字,县烈士陵园的纪念碑上也刻下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是解放战争时期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参加了多次对敌战斗,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年老的李妮每年都要抱着围巾抱着那面党旗去陵园祭奠男人。李妮去的日子不是清明节,而是男人叫她送信的那个日子,是她在党旗下举拳头的那天,也是男人给她围上围巾的那天。
    李妮把党旗挂在碑前,上了供品,点了香烛,围上围巾,举起拳头,喃喃一会儿,然后,就走到碑前,在男人的名字上划来划去,划着划着,李妮的脸上就划出了一行行的泪水。
    李妮从陵园出来,还要到政府办公地方去。李妮要政府给她一个名分——她是男人的媳妇。
    李妮一遍遍讲她的童养媳的故事,讲婆婆给他们成亲的故事,讲男人跟人在党旗前宣誓的故事……独独的,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李妮觉得这些跟她要的名分没有关系。政府经过调查,给了李妮军人家属的荣誉,再编写县志时,男人的故事里就多了一个名字——李妮。政府还要给李妮一笔抚恤金,李妮不要。李妮抱着男人给她的围巾,抹着眼泪说,有这个名分就够了。
    (有删改)

【问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描写羊凹岭深秋平静的风景和李妮纳鞋底时的神态、动作等紧张状态形成对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小说中"男人的心一下就柔软了起来,心潮涌涌荡荡"这一句,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男人对李妮的怜爱和敬重。
    C.小说文字简洁,善于运用动词。如小说中加粗的"掏""摸"两个动词,反映出男人在当时的局势下,对收藏党旗的谨慎。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运用顺叙手法,脉络清晰;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
    2.小说中的“李妮”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3.“红布”与“围巾”这两样东西在小说叙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答案:
    1.D;
    2.①深情摯爱,思想觉悟高:她深爱着男人,她渴望获得名分一烈士的妻子;她理解男人为革命.为人民所做出的无私鬆献;她不讲自己送信.放哨的事.不要政府抚恤金。
    ②向往革命,追求进步:从她向男人表示”想在那块红布前也举-下拳头”的愿望,以及后来她每隔一-段时8就取出党旗挂起举拳等场景可见她深受男人革命理想的熏陶。积极向上。
    ③小心谨慎,从容镇定:她承担放哨任务默契配合,认真警惕;她承担送信任务(把信揣在肚兜里),胆大心细。
    3.①从情节结构看.“红布”与“围巾”起到连缀故事.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②从形象塑造看,“红布”与“围巾”是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物质载体,小说通过这两个事物刻画出人物丰富的思想性格。
    ③从主题内涵看,“红布”与“围巾”这两个关键意象,蕴含着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是对党的忠诚、对革命的向往二二是李妮对于男人刻骨铭心的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将两个主人公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扣人心弦”这一表述与小说内容不符.小说的两个主人公之间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
  • 下一篇:王晏球,字莹之,洛阳人也。梁遣捉生军将李霸将千人戍杨刘,霸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