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定试卷(其二)
作者:王安石 文章ID:50315 浏览:
【原文】
详定试卷(其二)①
王安石
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扬雄。
当时赐帛倡优②等,今日论才将相中。
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
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注】①宋嘉佑六年(1061)朝廷春试,王安石与杨畋同任详定官,读其诗,因答之。②王褒因善作赋而蒙汉宣帝赐帛。枚皋曾发牢骚说:“为赋乃俳,见视如倡。”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的学子们常炫耀自己辞赋写得好,却不知当年西汉的辞赋名家扬雄曾在晚年对自己作赋的经历深感后悔。
B.“倡优等”三字表明,当年因辞赋出众而受赏的王褒和抱怨自己辞赋出众而不受重用的枚皋,地位都不高。
C.宋朝与唐朝相似,也采用科考取士,工于辞赋者不仅可以入朝为官,甚至可以位至宰相,与汉朝差别极大。
D.诗人认为汉朝辞赋家地位低下的情况确实应该改变,本朝不该出现这种情况。杨畋也是认同这种看法的。
15.本诗表达了哪些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D
【解析】D项“汉朝辞赋家地位低下”错,根据“汉家故事真当改”可知,汉家故事指汉朝传统的制度和做法,用指当时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
15.①对科考以辞赋取才制度的不满;对科考太过琐细无益实用的批评;②对杨畋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改革思想的称赞。
【解析】回答本题可先由注释和最后一联来分析,然后再往上看其他诗句的内容分析情感。“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认为汉朝传统的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和做法应该改变,本朝不该出现这种情况。杨畋也是认同这种看法的”,表达了对科考以辞赋取才制度的不满,以及对杨畋在诗歌中表达出的改革思想的称赞。在结合“暮年羞悔有扬雄”“卑于《尔雅》注鱼虫”可知,这两句是表达了对赋这种文体的不满,批评了科考太过琐细无益无实用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