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 】的江河湖海之上,在
作者:未知 文章ID:50424 浏览:
【原文】
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 】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 】地自由飞翔着。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和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泻,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百年,千年。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 】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飞落于清溪,( )。在我的记忆之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盈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袅袅余音,至今【 】。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的壮观吗?
【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碧波荡漾 不远千里 遮天蔽日 不绝如缕
B.碧波荡漾 天马行空 铺天盖地 不绝如缕
C.烟波浩渺 天马行空 遮天蔽日 不绝于耳
D.烟波浩渺 不远千里 铺天盖地 不绝于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莽莽苍苍的大森林有一大片,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B.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流着一道清澈的溪流。
C.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有一片大森林莽莽苍苍,也有一道清澈的溪流长年累月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
D.天台山被我称作第二故乡,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一道清澈的溪流在山下终年不断流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
B.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应得这壮观的场面
C.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D.壮观的场面,真应得刘禹锡的名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参考答案】
1.D[碧波荡漾: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烟波浩渺: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辽阔无边。根据语境,应选“烟波浩渺”。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顾路途遥远。天马行空:神马在空中奔腾飞驰,多形容诗文、书法、言行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形容说话做事不着边际。根据语境,应选“不远千里”。遮天蔽日:遮住了太阳和天空。形容权势、数量等非常大。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根据语境,应选“铺天盖地”。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绝于耳:声音不断地在耳边回响。根据语境,应选“不绝于耳”。]
2.B[A项偷换主语,第一句话中的主语“天台山”还没被陈述完毕,下一句又换成另一主语“大森林”。C项成分赘余,“长年累月”与“终年”语意重复。D项“大森林有一片莽莽苍苍”不合逻辑。]
3.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强调秋天并不总是死气沉沉的,而是富有生机的,不合语境,而且“一鹤”与文中“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矛盾,据此排除A、D两项。是“壮观的场面”应得名句描绘的画面,而不是名句应得“壮观的场面”,据此排除B项。]